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综合治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旦患病就很难治愈且致残率较高。笔者近30多年来通过临床反复实,践探索出一套中药辨证施治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电针、腹针、中药熏蒸的五联法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概述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痹即闭阻不通之意。中医理论认为风、寒、湿、热、毒、劳伤、产后及七情失调均......

点击显示 收起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旦患病就很难治愈且致残率较高。笔者近30多年来通过临床反复实,践探索出一套中药辨证施治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电针、腹针、中药熏蒸的五联法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概述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痹”即闭阻不通之意。中医理论认为风、寒、湿、热、毒、劳伤、产后及七情失调均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诱因。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主要内因是肝肾不足或劳累过度耗损正气,致素体正气亏虚,正气既虚外邪易入侵,复感风寒湿,气血痹阻不行,关节闭涩,或风、寒、湿、热之邪留滞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筋骨失养,故见关节肿痛、僵硬、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筋挛肉蜷,即为痹证。本病正虚邪实反复演化,病邪缠绵,邪毒相搏,又致病情复杂,表现变化多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中医通常将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合称“寒痹)、热痹。临床治疗医生可随证投以滋补肝肾、补气养血、祛风散寒、化湿清热、逐痰消瘀、通络止痛等药组方而治。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中药辨证施治内服热痹治法,应施以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活血舒筋止痛法。

     当风湿类风湿病人卫阳不固,痹邪阻络,症见发热,恶风,畏寒,汗出,晨僵明显,周身关节疼痛剧烈,甚则骨骱屈曲不利,遇冷则痛甚,得热则可安,舌淡,苔薄,脉浮紧或沉紧。应予祛寒除湿、和营通络之法。用防己黄芪汤和防风汤加减:防己、防风各10g,黄芪15g,白术10g,秦艽10g,羌活、独活各10g,桂枝10g,当归10g,茯苓10g,甘草5g,生姜2片,大枣5枚。加减:阳虚寒盛加附子温通十二经脉;湿盛者白术改用苍术、川厚朴。经过一阶段治疗,若疗效不佳,不宜久服,因祛风燥湿之剂耗伤阴液,使病邪转入里。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邪郁而壅,湿热痹阻,症见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得凉则痛减,关节活动受限,手不能握摄,足难以履步,骨骱灼热,肿胀、疼痛、重着感,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不实,苔腻或黄腻,舌质偏红,脉数。取清热除湿,宣痹通络法。用宣痹汤合三妙散加减:防己10g,怀牛膝30g,蚕砂10g,薏苡仁30g,连翘15g,苍术15g,赤小豆30g,滑石30g,焦栀子15g,黄柏10g。加减:关节肿痛甚者加忍冬藤、木瓜、桑枝等,使清热利湿、活络通痹之功力更专;热毒盛者加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热盛者加石膏、寒水石;湿浊甚者加萆薜、土茯苓;热灼伤阴去滑石、赤小豆,加玄参、生地。

  缓解期临床以正虚为主或正虚邪恋,病位在里,可见病人病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病情日益加重,以致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辨证用药较为复杂。治疗应视正邪虚实情况,临证灵活应用益肝肾、补气血、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药物。

     缓解期应坚持中药或中成药的辨证施治,调整体阴阳气血,清除余邪,以延长稳定期,减少病情的反复发作。通常选用一种扶正固本之剂加一种祛风湿制剂,如偏于肝。肾阴虚者,予益肾合剂或乙癸煎加益’肾蠲痹丸或腰痛片或杜仲壮骨丸等;偏于气血两虚者,可选用归芪冲剂或正得康;偏于真阳或肾精不足者,可用养真煎、益肾合剂、左归丸加风湿灵胶囊;偏于脾虚湿(热)重者,可用健脾丸、茯苓山药粥加稀莶草丸;偏于下焦湿热者,可用三妙汤、知柏地黄丸等;偏于肺胃不固、易反复感冒,可用玉屏风散;至于关节强直、肿大、畸变者,属肝。肾不足、痰瘀互结,予滋补肝肾之品加蝎蜈胶囊或桃红四物汤加穿山甲等。

     当关节炎病人有肝肾同病,气血两损证时.见形体消瘦,关节变形,肌肉萎缩,骨节烦痛,僵硬活动受限,筋脉拘急,常伴有腰膝酸软无力、眩晕、心悸、气短、指甲淡白,脉细弱,苔薄,舌淡无华,或舌淡红。用益肝肾、补气血法,取十全大补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党参15g,独活10g,桑寄生30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5g,当归10g,芍药l0g,川1g芎10g,地黄10g,杜仲15g,茯苓15g,黄芪15g,白术l0g,肉桂3g,甘草5g。加减:偏阴血虚者,咽干耳之;偏阳虚者,面色咣白,浮肿,畏寒喜温,手足不温,加右归丸治之;肿胀甚者加白芥子,外达肌肤,内走脏腑之截风要药,及虫蚁搜剔之类,皆可酌情选用。该证多见于晚期,以虚为主。扶正的目的是达邪,邪驱能使肢体关节功能得到改善。

     穴位注射

     药物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复方当归注射液2ml,黄芪注射液2ml,灯盏细辛注射液2ml,维生素B,z注射液0.5m9。以上5种注射液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混合。穴位取C5、T3、T7、L3、L5、S2夹脊穴,上肢肩髑、曲池,下肢阳陵泉、阴陵泉。进针避开血管取得针感后每穴注射0.5ml。每天或隔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电针(穴位注射后进行)

  取穴:上肢曲池、小海、阳池,下肢阳陵泉、阴陵泉、解溪。进针取得针感留针接电针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时间30min,每天或者隔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

     腹针

     取穴中脘、建里、天枢、气海、上风湿点、下风湿点、上风湿上下点、下风湿上下点,进针要求浅刺无疼痛,留针20~30min,每天或者隔天1次均可。l2次为1个疗程。

     中药熏蒸

     药物:羌活、独活、透骨草、柽柳、九节菖蒲各50g。急性期加忍冬藤、红藤、蒲公英各50g;缓解期加黄芪、川乌头、草乌头各50g。药物煎熬40min过滤取汁加入熏蒸机,患者脱光衣服进入熏蒸机熏蒸30~40min,温度调至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天或者隔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

     小结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主要内因是肝肾不足或劳累过度耗损正气,致素体正气亏虚,正气既虚外邪易入侵,复感风寒湿,气血痹阻不行,关节闭涩,或风、寒、湿、热之邪留滞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筋骨失养,故见关节肿痛、僵硬、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筋挛肉蜷。即为痹证。本病正虚邪实反复演化,病邪缠绵,邪毒相搏,又致病情复杂,表现变化多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中药辨证施治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电针、腹针、中药熏蒸的五联法具有很好的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恢复疾病自然消除。中药内服调节脏腑功能,穴位注射、电针、腹针、中药熏蒸疏通经络、肌肉、筋骨,脏腑功能调和,经络、肌肉、筋骨条达,疾病无藏身之地。

作者: 程云柱 云南省陆良中医院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