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张吉治疗股骨头坏死合并强直性脊柱炎验案1例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现整理张师曾治疗的l例股骨头坏死合并强直性脊柱炎验案,以飨读者。曾到某西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s),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Il期)。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x线示:双侧骶髂关节模糊,关节面破坏,髂骨密度增高,人白细胞抗原827(HLAB27)(+),髋关节间隙狭窄,左侧股骨头变形塌陷......

点击显示 收起

  张吉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针灸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40余载。曾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针推系主任等职,兼任全国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工作。曾多次赴意、日、美、法等国家讲学,深得国外学者同道的好评。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内经病证辨析》、《针灸医经选》、《各家针灸医籍》、《针灸学》等16部学术专著,并获多项科研成果。笔者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整理张师曾治疗的l例股骨头坏死合并强直性脊柱炎验案,以飨读者。

  1  典型病例

     患者,男,38岁,2005年9月7日初诊。患者2002年开始出现腰痛、髋部疼痛,持续不减,下肢乏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腰背酸软。曾到某西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s),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Il期)。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3个月前,病情加重,患者腰痛剧烈,不可长时间走动和站立。刻下:腰痛剧烈,髋部、两膝关节疼痛,持续不减,不可长时间走路或者站立,下肢乏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腰腿痛、屈伸不利、夜间更甚,腹股沟窜痛,每日晨僵明显,活动30~60 min缓解,腰椎前弯、侧弯、后仰3个方向活动受限,双腿无力,每天需服消炎痛6片,否则疼痛难忍,纳眠差,二便尚可,舌下瘀脉增粗、瘀点明显,舌质有瘀斑,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数。查体:腰椎前屈、后伸和侧屈活动受限,胸腰椎或腰椎局部疼痛,髋关节各方向活动严重受限、僵直跛行,行走200 m疼痛加重。双侧骶髂关节压痛(+),“4”字试验(+),腰椎活动度(Schobe)试验(+)。双膝关节微肿,局部不红,压痛(+),屈伸不利。x线示:双侧骶髂关节模糊,关节面破坏,髂骨密度增高,人白细胞抗原827(HLAB27)(+),髋关节间隙狭窄,左侧股骨头变形塌陷,囊性变明显,有钙化出现。西医诊断: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骨痹。治宜补益肝肾强督、祛瘀化痰、活血通络止痛。治疗:针刺取大椎、至阳、命门:双侧曲池、合谷;患侧秩边、环跳、髀关、风市、足三里、膈俞、血海、丰隆、地机、太冲。具体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取直径0.25 innl、长40mm的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 min,中间行针3次,隔日针刺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1周,再继续治疗。中药处方:炒杜仲12g,狗脊10g,补骨脂l2g,独活l2g,桑寄生l2g,青风藤l2g,海风藤l2g,炙黄芪20g,骨碎补12g,熟地黄l5g,山茱萸12g,山药12g,怀牛膝l2g,香附l2g,当归12g,川芎10g,丹参15g,三七粉(冲)15g,鹿角胶(烊化)12g,龟甲胶(烊化)12g,续断12g,穿山龙l2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005年9月l4日复诊:腰髋部疼痛有所缓解,下肢比前日有力,晨僵减轻,睡眠较前日有所改善,二便调。针刺:前方加髋关节局部阿是穴。中药:前方将怀牛膝改为15g,加稀莶草12g、党参15g、延胡索12g、秦皮10g。患者经1个疗程针药并用治疗后,腰背及腰骶疼痛大减,膝关节仍略有疼痛。消炎痛由每日6片减至2片,晨僵亦明显减轻,仅髋关节处尚有疼痛,患者精神状态佳。继续针药并用3个疗程后,疼痛及晨僵消失,腰椎和髋部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X光片示:双侧股骨头密度改善,左侧股骨小骨刺囊性明显改善。疼痛、跛行、髋关节活动各方向活动度明显改善,并恢复正常工作、生活。予以化瘀蠲痹冲剂巩固疗效。随访半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2讨论

     股骨头坏死与强直性脊柱炎当属中医“骨痹”、“骨蚀”范畴。《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古医籍中相关症状、体征的描述非常丰富。如《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也,而生于骨,骨不生则髓不能满,而寒至骨也……病名日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素问·痹论》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肝主筋,。肾主骨,筋骨有赖肝。肾精血充养,腰为肾之外府。故治以补益肝肾为主。而As以脊柱病变为主,脊柱为督脉所过,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与肾相联。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气充,精足髓满,筋骨强壮。若卫外不固,邪气内侵,则经脉痹阻,从而发病。针刺取穴以大椎、至阳、命门壮阳固表、祛风胜湿、益气血和经脉;曲池、合谷清热通经、消肿止痛;秩边以通经止痛、强壮腰脊:足三里以祛风湿、舒筋止痛;局部取环跳、髀关、秩边、风市以活血止痛。中药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督,此外,还应祛瘀化痰、活血通络止痛。方中炒杜仲、狗脊、补骨脂补益肝肾、壮腰脊;独活、桑寄生、青风藤、海风藤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炙黄芪补益气血;秦皮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壮督、祛风渗湿除痹之功。针药并用,以针刺为主,配合中药,内通外达,从而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