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中医如何治疗痛风

来源:求医问药
摘要:中医疗法是我国临床上治疗痛风的特有方法。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的范围,应按照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原则进行治疗。使用中医疗法治疗痛风,不但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型及发病时间做到辨证施治,而且引起的毒副作用也较少,故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另外,某些中药还含有能促进尿酸排泄的成分,这对于从根本上治疗痛......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疗法是我国临床上治疗痛风的特有方法。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的范围,应按照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原则进行治疗。使用中医疗法治疗痛风,不但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型及发病时间做到辨证施治,而且引起的毒副作用也较少,故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另外,某些中药还含有能促进尿酸排泄的成分,这对于从根本上治疗痛风有很大的帮助。现代中医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前人的经验,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现将中医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痛风的办法介绍如下:

    一、急性期痛风:中医将处于急性期的痛风分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痰(湿)阻血瘀型、血热毒侵型、肝郁乘脾型、脾虚湿阻型和肝肾亏虚型共7种类型,治疗该期各型痛风的方法是:

    1.寒湿痹阻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疼痛(遇热可减轻)、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和脉弦紧等症状,可使用乌头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制川乌(先煎)、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薏苡仁、萆薢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此方具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的功效。

    2.湿热痹阻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发热、疼痛剧烈、筋脉拘急、难以下床活动(上述症状可在白天减轻,夜晚加重)、舌红苔黄和脉滑数等症状,可使用宣痹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威灵仙、革薜、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此方具有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可出现病程历时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关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可呈暗红色)、疼痛剧烈(可准确找到疼痛的部位)、舌暗有瘀斑和脉细涩等症状,可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

    其药物组成是: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此方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功效。

    4.血热毒侵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可出现病势急、关节红肿疼痛、身热易出汗、口渴心烦、舌红苔黄和脉数等症状,可使用痛风止痛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lO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功效。

    5.肝郁乘脾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可出现头晕目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有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舌红苔薄和脉弦数等症状,可使用疏肝解郁消骨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革薜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此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的功效。

    6..脾虚湿阻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可出现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固定、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气短乏力、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和脉濡数等症状,可使用运脾渗湿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革薜、自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篇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此方具有健脾祛湿、泄浊通络的功效。

    7.肝肾亏虚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可出现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疼痛剧烈、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在过度劳累或着凉时可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和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等症状,可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独活、防风、川芎各lO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桑寄生20克,甘草6克。此方具有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的功效。

    上述药方的用法均为水煎后服用,每日服一剂,分2次在早晚温服。

    二、迁延活动期痛风:中医将处于迁延活动期的痛风分为湿痹稽留型、脾胃虚弱型和瘀血型共3种类型,治疗该期各型痛风的方法是:

    1.湿痹稽留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的急性关节炎症可迁延不愈,并有关节红肿胀痛、有痛风石和尿路结石等症状,可使用宣痹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防己、杏仁、滑石、生南星、薏苡仁各15克,连翘、山栀、半夏(醋炒)、晚蚕沙、赤小豆皮各9克,艾叶、全蝎、生草乌、生半夏各lO克。此方具有清化湿热、活血散结的功效。

    2.脾胃虚弱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而不降,并有痛风石、关节肿胀和活动不利等症状,可使用运脾渗湿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干姜(炮)、白芍、附子(炮)、白茯苓(去皮)、人参各5克,桂枝、甘草(炙)各2.5克,黄芪、泽兰各20克,防己、白术、威灵仙各15克,丹参30克。此方具有补脾益气、化痰除湿的功效。

    3.瘀血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的病情可迁延不愈,并有痛风石和关节畸形僵硬等症状,可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川牛膝、桃仁、当归、红花各9克,没药、五灵脂(炒)、地龙、川芎、甘草各6克,羌活、秦艽、香附各3克,穿山甲、地鳖虫、蕲蛇各10克,法半夏15克。此方具有活血祛瘀、搜风通络的功效。

    上述药方的用法均为水煎后服用,每日服一剂,分2次在早晚温服。

    三、间歇期痛风:中医将处于间歇期的痛风分为脾虚湿滞型、正虚邪恋型和脾肾不足型共3种类型。治疗该期各型痛风的方法是:

    1.脾虚湿滞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但其血尿酸的水平仍明显高于正常值。脾虚湿滞型痛风患者可使用尿酸平降剂(经验方)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土茯苓、忍冬藤、滑石粉、生薏米各30克,泽泻、丹皮、当归、赤芍、黄柏、川芎、防己各10克,苍术15克,半夏12克,党参20克。此方具有益气健脾、泄浊化瘀的功效。

    2.正虚邪恋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的关节炎症和体征已经消失,但血尿酸水平仍然较高,同时可伴有神疲乏力、易感冒、舌淡苔白和脉细弱或濡弱等症状。正虚邪恋型痛风患者可使用三痹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人参(兑服)、白术、炙甘草、五味子各lO克,当归、茯苓、熟地、怀牛膝、川断、杜仲、赤芍各15克,黄芪30克,陈皮、防风、秦艽各9克,细辛3克,川芎、独活各12克,桂枝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此方具有补气养血、舒筋通络的功效。

    3.脾肾不足型痛风:此型痛风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已经得到了缓解,但仍会出现腰酸膝冷、畏寒水肿等症状。脾肾不足型痛风患者可使用四妙汤加减进行治疗。其药物组成是:苍术、黄柏、牛膝、革薜、赤芍、地龙、全蝎、桑寄生、知母各15克,防己、泽泻、茯苓、川断各10克,薏苡仁20克,金钱草30克,生黄芪、山药各15克。此方具有健脾补肾、祛湿扶正的功效。

    上述药方的用法均为水煎后服用,每日服一剂,分2次在早晚温服。

    需要注意的是,痛风的病情十分复杂,病程长短不一,而且复发率极高。因此人们在使用上述方剂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辨证施治,这样才能达到缓解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和巩固疗效的目的。

    下面再介绍几种治疗痛风的中成药及单方、验方。

    一、治疗痛风的中成药

    1.新癀(音黄)片:该药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和散瘀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4片,可在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2.豨(音西)莶(音先)丸:该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和通利关节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型痛风。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9克),用温开水送服。

    3.人参归脾丸:该药具有养

    血健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正虚邪恋型痛风。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用温水送服。

    4.四妙散:该药具有化痰通络、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阻血瘀型痛风。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3克,用姜汁送服。

    5.金匮肾气丸:该药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适合肝肾不足(偏于肾阳虚)的痛风患者使用。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用淡盐水送服。

    二、治疗痛风的单方和验方

    1.取车前子30克。用纱布将车前子包好后放人砂锅中,再向砂锅中加入500毫升的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将其煮沸后去渣取汁,代茶饮用,可每日饮1剂。此方适合各型痛风患者使用。

    2.取土茯苓30—60克,大黄6-10克。将这两种药物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取其汁服用,可每日服1剂。此方具有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3.取桑枝500克,络石藤200克,忍冬藤、鸡血藤、海桐皮各60克,豨莶草、海风藤各10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取其汁,然后用此药汁洗澡。此方可在痛风的急性关节炎期使用。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