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张登本 孙理军 张景明:不能用西医标准评价中医——从中西医学的差异谈起

来源:
摘要:近几十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评价中医疗效、科研课题时,多用西医学的评价体系进行评议。其实中西医学是两种有较大差异的医学知识体系,现对中西医学的差异进行探讨,以寻找中医学的发展之路。中西医学思维方法的差异除了解剖学、哲学知识在中西医理论构建中作用及意义有差异外,中西医学在......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几十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评价中医疗效、科研课题时,多用西医学的评价体系进行评议。其实中西医学是两种有较大差异的医学知识体系,现对中西医学的差异进行探讨,以寻找中医学的发展之路。 
  中西医学思维方法的差异
  除了解剖学、哲学知识在中西医理论构建中作用及意义有差异外,中西医学在思维方法上也有明显差异。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任何一门分支学科,其思维方法决定着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结构及发展走向。中西医理论构建、理论体系结构和发展,也必然要遵循这一规律。
  西医学理论是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石和理论发生起点的,因而以“形态决定功能”为基本思维方式,搭建了表述严谨的医学知识体系。而中医学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运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系统思维,在“有诸内必形诸外”,“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其外”的“司外揣内”、“以象测脏”,以及“取象类比”等思维方式之下,形成了以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藏象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特点的知识体系。如果说西医学运用的是严密的线性逻辑思维,那么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的(非线性)传统系统思维。正因如此,西医学相关概念的发生属于完全的、彻底的抽象,而中医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发生则是不完全、不彻底的抽象,这也使中医学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界限常常具有模糊不清、缺乏精确性的特征。例如“精”和“气”的概念,二者都被抽象概括为构成人之形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这显然在概念的定义上无法对“精”和“气”进行区分,但对“精”和“气”在生成、分类和临床辨证应用上的论述又能将二者区分开来。就“精”而言,临床应用中“肾精亏虚证”的“精”又包涵有先后天之精的两层内涵,而“精淤证”则仅仅指生殖之精,这就使得“精”的概念内涵的界定在应用中不断地转换,其概念内涵界定模糊。至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概念更是如此。相比而言,西医学的概念抽象则是彻底的、具体的、内涵明晰的。
  研究方法的差异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产生于截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医学体系,两者不但思维方法不同,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也有很大的差异。
  西医学的研究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在动物身上模拟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微观研究,然后将实验模拟研究的结果在人体重现。实验室研究的最大优势是条件可以控制,模型、方法和结论可以复制和重现,实验结果可以做到精确量化。但是实验室的任何一个生理或病理动物模型与实际病人之间毕竟有相当大的差距,即或可以重复千遍,毕竟是动物模型而不是人体。例如2005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其在10多年前提出胃炎、胃溃疡的病因不是传统上所认识的病因,而是由幽门螺杆菌所致,其以小鼠和猪作为实验模型均未成功。在将培养的幽门螺杆菌给猪灌胃后,猪不但未出现胃炎、胃溃疡,反而食欲亢进,增肥很快,最后他以自己作为实验模型,不但胃溃疡造模成功,而且找出了用阿莫西林作为有效药物的成功治疗措施。由于病人在年龄、体质、性别、精神状态、生活习惯及其所受气候条件、地域环境的影响不同,所以就如同“天下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任何一个病种也同样找不出两个病理反应和表现都完全相同的病人。中医学正是基于这一现象和思维方法,才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观点,形成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且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这也是为何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学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找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金指标”的原因。
  中西医学开放性和封闭性的差异
  中西医学分别表现出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特征,但两者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特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西医理论的开放性特征而言,一方面使其理论的发生以解剖学为基石并贯穿各个层面的始终,认为人体内脏及细微的结构都是完全裸露的、可以直视的;另一方面,在其理论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接纳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如x光、核磁共振、化学、机械工程学等。但西医也有封闭性一面,如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吸纳接受。
  中医学由于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自《内经》、《难经》所奠定的中医理论构建以后,中医理论体系就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中医理论的封闭性特征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医理论尽管也以古代解剖学知识为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在理论架构基本完成后,解剖学方法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研究中的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治疗效应的观察,以精气—阴阳—五行哲学观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思辨能力来解释生命现象。二是鉴于中医理论的上述特征,所以现代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成就,很难渗入中医理论体系之中。这里既有学科自身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中医学的封闭性特征也是相对的,如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对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哲学等知识的吸纳就体现出其理论的开放性,但遗憾的是开放的幅度较小,进程很慢。今后如何开放,这需要认真对待。
  中西医学理论评价体系的差异
  中西医学的以上诸多差异,使两者的评价体系也不相同。西医学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科研设计、科研成果时,是以形态(组织切片)、物质结构(器官的、细胞的、分子的、基因的),以及相关理论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医学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则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病人的反应状态(即“象”)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是中医几千年来经历亿万人次的反复验证而获得的珍贵财富。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医科研课题立项、课题评审、成果鉴定及评奖,多是用西医学的评价体系进行评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以下结果:一是中医的科研项目难以竞争到国家级的大项目;二是中医科研难以获得高额资金资助;三是在国家级奖项中难以见到中医学面孔。这里不但有一个认识问题,也有其他诸多原因,我们不能忽视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两个医学知识体系。因此,不能用西医学知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中医学。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张景明 2006-9-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