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体会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摘要: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未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我们采川中药通灌汤保留灌肠.同时口服SASP治疗30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根据结肠镜所见,将局部病变简要分为三种类型:①轻度病变,以粘膜允血水肿为主。1.2诊断标准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史:粪检除外阿米巴、......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腹痛、粘液便、脓血便和黑急污熏等为主症,似属祖国医学巾的“肠风”、“久痢”范筹。由于病未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我们采川中药通灌汤保留灌肠.同时口服 SASP治疗30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为27-52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lO年。根据结肠镜所见,将局部病变简要分为三种类型:①轻度病变,以粘膜允血水肿为主;②巾度病变,以粘膜糜烂、渗血为主;③重度病变,粘膜面溃疡形成为特征。

  1.2诊断标准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史:粪检除外阿米巴、血吸虫,痢疾杆菌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有粘膜充血、水肿或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渗出及浅表性溃疡;30例中5例曾作钡灌肠检查,3例提示结肠炎,2例报告正常。

  1.3治疗方法:

  1.3.1  处方  白芨30g、白头翁30g、黄柏30g、苦参20g、白矾20g、地榆20g加水煎至约200ml备用。SASP,每天4g,分4次服用,654-2,10mg,每日三次,腹痛时服用。

  1.3.2方法  根据病情,每次取上述灌肠液40-60mL,于晚睡前保留灌肠,每日一次。SASP,每日 4g,分4次口服。如有腹痛不适者可短期加服654-2片10mg,一几3-次。每10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重复数个疗程。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经治疗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消失。乙状结肠镜榆肠粘膜正常。好转:腹泻、粘液血便次数减少,腹痛减轻,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有明显改善。无效:症状及结肠镜检查同治疗前无变化。本组轻度者13例,两个病程治愈者10例,另3例进行了第三个疗程;中度者9例,三个疗程治愈者7例,2例好转;重度者8例,三个疗程治愈3例,2例4个疗程治愈,2例好转,应用SASP维持冶疗,l例未坚持治疗。

  3典型病例

  杨某,男,49岁。十部。患者从2005年开始腹痛、腹泻,解粘液便每口l一4次不规律,每于食用生次饮食后诱发或加重。曾服川抗菌素和巾药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于2008年4月来我院就诊。经结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粘膜广泛水肿、充血,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有散在较浅溃疡。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上述灌肠液60毫升,每日上午便后给以保留灌肠,口服SASP,每大4g,分4次口服,654-2片,10mg,必要时口服。经治疗两个疗程,大使次数减少,腹痛症状减轻,停用天大,再续两个疗程后,大便成形,腹痛消失。乙状结肠镜复查,肠粘膜正常。近济未见复发。

  4讨论

  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似属祖国医学的“肠风”、“脏毒”、“久痢”等范畴。病变部位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巾药保留灌肠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对促进消炎、消肿、溃疡面愈合及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较大帮助。柳氮磺吡啶(SASP)足治疗本病的常用药。该药口服后大部分到达结肠,经肠闲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毗啶,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其滞留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川。作刚机制可能是综合作用,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等。该药适用于轻、中型患者或重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用药方法为每天4g,分4次口服;用药3-4周后改为维持量每天2g,分次口服,维持1-2年。注意其副作用,一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可逆性男性不育等,餐后服药町减轻消化道反应。二是不良反应属于过敏,有皮疹、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服药期间必须定期复查血象,一旦出现此类不良反应,应改用他药物。我仃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同时,配合口服SASP和解痉剂654-2,认为疗效较好,也未出现副作用。复方通灌汤中的白芨,可入脾胃,因含胶质,善消肿、生肌,布于粘膜面,可保护粘膜,并促其粘膜再生,有止血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之功。白头翁可清血分之热,为热毒赤痢之要药,《本经》谓其“主逐血止痢”义《保命集》云:“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黄柏、苦参性味均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二药常合用。白矾性味涩寒,有收敛止血,涩肠止泻之功效,可疗久泻,便血。地榆归大肠经,凉血解毒,可止脓血,故适宜上述诸证。本方组成药味简单,药源充足,疗效好,无副作用。灌肠时间以早晚为佳,药液温度以37-40摄氏度为宜。其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效果较好。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