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治疗组31例中男16例,女15例。所有患者均属2型糖尿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病变,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感、蚁行感。...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中医科门诊和病房,共53例,均符合 WH0诊断标准。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1例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40~70岁,平均59岁;疗程1个月~5年。对照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5~68岁,平均57岁;病程2个月~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属2型糖尿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病变,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感、蚁行感。两组病例共伴有其他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冠心病、脑梗死、肾病、高脂血症)20例。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治疗期间都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根据血糖调整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组同时加用具有滋阴清热,活血通络功效的制剂。药物组方:黄芪50g,山药25g,苍术25g,玄参25g,五味子10g,白僵蚕15g,刘寄奴15g,黄连5g,鸡血藤15g,葛根15g,益母草15g,当归10g,水蛭10g。每日1剂,水煎服日2次。对照组加维生素B1,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空腹血糖小于6.1mm0l/L,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症状消失;有效:空腹血糖小于7.2mm0l/L。,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范围缩小,程度明显减轻;好转:空腹血糖有所下降,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空腹血糖未见下降,麻木疼痛等症状未见改善。

  经治疗,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7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例,有效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68%。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该病的基本病机在于痰、瘀、虚。由于消渴日久,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伤阴耗气。气虚脾不散精或过食肥甘湿热内生,阻之于络;气虚不运,瘀血阻络,或阴虚燥热,煎熬津液,血黏成瘀,瘀血阻络;痰瘀阻络,肌肉、筋脉失于濡润而出现一系列周围神经炎症状。方中黄芪和山药配伍、苍术与玄参配伍,有健脾益气、运津化湿之功;葛根、玄参、五味子养阴润燥;当归、益母草、鸡血藤养血生血、活血化瘀;水蛭人络,破瘀通络;白僵蚕息风散结,消除蚁行感;刘寄奴疏通筋脉止挛急;黄连苦寒清热。全方共奏益气养阴、化痰活血、疏筋活络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能促进胰岛素再生及分泌功能,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黄连含小檗碱,苍术含苍术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当归、鸡血藤、益母草均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诸药相伍,有利于神经细胞血气供给与营养,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可以解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肢体麻木和疼痛。在治疗中一般多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大法。笔者认为,化痰通络法是关键,兼顾燥湿化痰、活血化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