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心血管相关

常见心律失常
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心律失常(过早搏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心房扑动和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心电图变化,诊断与治疗方法。
二、熟悉心律失常的分类和发病机理。
三、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第一节 概述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 由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网

窦房结:
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
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交界处
长10~20mm,宽2~3mm
由起搏细胞(P细胞)移行细胞(T细胞)组成
由窦房结动脉供血,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
心脏传导系统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与传导性,延长窦房结与周围组织的不应期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心率减慢,传导减慢
交感神经:作用与迷走神经相反→心率增快,传导加速
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定义: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分类:按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二)异位心律                                          ⑴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心律失常的分类
⑵主动性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早搏):  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性、房室交界性、房室折返性、室性
心房扑动、颤动
心室扑动、颤动

心律失常的分类
二、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
⑴窦房传导阻滞      ⑵房内传导阻滞            ⑶房室传导阻滞      ⑷束支或分支阻滞或室内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强
2.触发活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的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折返发生的条件:
1.心脏两个或多个部位的传导性与不应期不同,相互连接成一个闭合环。
2.单向传导阻滞
3.传导缓慢
4.早搏诱发
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及事件记录器
食道心电图
临床电生理检查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一、心电图特点                                        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2. PR间期0.12~0.20s;                                  3. P波频率大于100次/分。
二、临床意义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主要处理原发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

窦性心动过缓
一、心电图特点
    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2. PR间期0.12~0.20s;
    3. P波频率小于60次/分。
二、临床意义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无症状者无需处理。
窦性停搏
一、心电图特点
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长的PP间期与基本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二、临床意义
治疗参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传导阻滞
一、心电图特点
    一度体表心电图无法诊断;二度I型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小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二度II型的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两倍。三度者与窦性停搏难以鉴别。
二、临床意义
参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
一、病因:纤维化、退行性改变,冠心病
二、临床表现  与心动过缓相关的心脑供血不足症状。如头晕、黑蒙、晕厥。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
三、心电图特点 
1. 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2. 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
3. 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4.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
5. 在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房颤动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缓和/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6.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律等。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
四、病窦综合征的诊断:
典型的心电图;临床症状与心电图相关;
动态心电图及事件记录器有助于诊断。
五、心电生理检查
1. 固有心率
2. 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传导时间
六、治疗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应安装起博器。


上图房性早搏
下图室性早搏
第三节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
 一、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2. QRS形态与窦性时相同(无室内差异性传导时);
3.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临床意义
多半发生于病理状态,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房性心动过速

一、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特点:①心房率150~200bpm;②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③常伴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④P波之间等电位线仍然存在;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⑥发作开始心率逐渐加速。
2. 治疗
①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停用洋地黄,补钾,可选利多卡因、苯妥因钠及普奈洛尔等。
②非洋地黄引起者:减慢心室率;可用IC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心律;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射频消融。
二、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较为少见,治疗同阵发性室上速。
三、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发生于慢阻肺或心衰患者,也可见于洋地黄中毒。


心房扑动
一、病因  阵发性可见于正常人,持续性者见于多种心肺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征
1. 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其间等电位线消失,频率一般在250~300bpm;
2.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衡定;
3. QRS波群与窦性相同。
心房扑动
四、治疗
1. 原发病治疗;
2. 电复律或超速起搏;
3. 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洋地黄;
4. 药物复律:注意复律前应用药物减慢心室率。常用药物有ⅠA、ⅠC和Ⅲ类。
5. 射频消融:适用于顽固性者。


心房颤动
一、病因  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     孤立性。
二、临床表现
1. 症状与心室率快慢有关;
2. 体征: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不规则、脉膊短绌;
3. 房颤患者心室率变规则的可能情况:恢复窦性心律;房速;房扑并有固定房室传导比例;交界性心动过速或室速;如心室率极慢并规则,可能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三、心电图特点
1. 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600bpm;
2. 心室率不规则;
3. QRS形态正常。


四、治疗
1. 复律:
① 患者选择,需综合考虑:房颤持续时间;心房大小;病因。禁忌症:病因未除、心房大、房颤持续时间>1年、SSS无起搏器保护。
② 复律前的准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确定有无心房附壁血栓;华法令:前三后四,INR控制在2.0~3.0;肝素:紧急复律时可以应用。
③ 电复律:电转复推荐使用200 J或者更高;危险主要是栓塞和心律失常。
④ 药物复律:奎尼丁、普罗帕酮(心律平)、胺碘酮。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