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中医幻灯库

胁痛
刘汶
概述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所言:“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

 

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明确指出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相关。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问·缪刺论》言:“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泛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在《素问·刺热论》中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的记载, 《灵枢·五邪》篇言: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
《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也,是动则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素问·热论》”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说明胆腑病变亦可导致胁痛。

 

汉·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胁下硬满”这三个症状作为太阳转入少阳病的一个辩证依据。《金匮要略》:“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唐宋《千金方》”左手关上脉阴时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诸病源候论·腹痛诸候·胸胁痛候》言:“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所乘故也。……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指出胁痛的发病脏腑主要与肝、胆、肾相关。


严用和《济生方·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 “夫胁痛之病,……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俱痛。”

《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指出,胁痛的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房劳等关系最为紧切,并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的两大类。如《景岳全书·胁痛》曰: “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证治汇补·胁痛》篇对胁痛的病因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曰:“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风冷外侵,跌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或瘀血相搏,皆能为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治宜伐肝泻火为要,不可骤用补气之剂,虽因于气虚者,亦宜补泻兼施。……故凡木郁不舒,而气无所泄,火无所越,胀甚惧按者,又当疏散升发以达之,不可过用降气,致木愈郁而痛愈甚也。”

范围
胁痛是临床的常见病证,可见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
病因病机
胁痛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瘀血停着,痹阻胁络;湿热蕴结,肝失疏泄;肝阴不足,络脉失养等诸多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胁痛发生。
病因

一、病因
1.情志不遂
肝乃将军之官,性喜条达,主调畅气机。若因情志所伤,或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皆可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可发为肝郁胁痛。

2.跌仆损伤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或因跌仆外伤,或因强力负重,致使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亦发为胁痛。
3.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可发为胁痛。

4.外感湿热
湿热之邪外袭,郁结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经气失于疏泄,可以导致胁痛。
5.劳欲久病
久病耗伤,劳欲过度,使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拘急而痛。《景岳全书·胁痛》指出:“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
二、病机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

 


胁痛的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又与脾胃及肾有关。肝在胁下,胆附于肝,肝胆通过经脉络属而互为表里。肝脉起于足大趾,上行环阴器,过少腹,挟胃,属肝络胆,贯膈布胁肋,循喉咙,连目系,上巅顶。
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肾同源


胁痛病证有虚有实,而以实证多见。实证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又以气滞为先。虚证多属阴血亏损,肝失所养。虚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胁痛与悬饮:悬饮亦可见胁肋疼痛,但其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咯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兼见发热。

相关检查

胁痛以右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者,其病多与肝胆疾患相关。
肝功能指标以及甲、乙,丙、丁、戊等各型肝炎病毒指标,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B型超声检查及CT、MRI:可检查肝硬化、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
血脂、血浆蛋白等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
血胎甲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作为初步筛查肝内肿瘤的参考依据。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在气在血
大抵胀痛多属气郁,且疼痛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轻重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2.辨属虚属实
实证之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刺痛脉实有力。
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

二、治疗原则
胁痛之治疗原则当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实证之胁痛,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虚证之胁痛,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证治分类

1.肝郁气滞证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眩。
胁肋胀痛:肝失条达,胁络阻滞。
走窜不定:气属无形,聚散无常。
胸闷腹胀:肝经气机不畅。
食少嗳气:肝气横逆犯胃。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治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功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之胁痛。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川栋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芎、郁金活血行气通络。
若胁痛甚,可加青皮、延胡索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力;若气郁化火,症见胁肋掣痛,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者,可去方中辛温之川芎,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若肝气横逆犯脾,症见肠鸣,腹泻,腹胀者,可酌加茯苓、白术;

若肝郁化火,耗伤阴津,症见胁肋隐痛不休,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细者,可去方中川芎,酌配枸杞、菊花、首乌、丹皮、栀子;若兼见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旋覆花等;若气滞兼见血瘀者,可酌加丹皮、赤芍、当归尾,川栋子、延胡索,郁金等。

2.肝胆湿热证
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胁痛口苦:湿热郁结,肝络失和,胆失疏泄。
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湿热中阻,升降失常。
身目发黄,小便黄赤:湿热交蒸,胆汁外溢。
大便不爽、口粘:湿性粘滞不爽。
身热恶寒:邪在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本方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功用,适用于肝胆湿热而致的胁痛。


常用药: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山栀、黄芩清肝泻火;川楝子、枳壳、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泽泻、车前子渗湿清热。
若兼见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以清热利湿退黄;若肠胃积热,大便不通,腹胀腹满者,加大黄、芒硝;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组织胆道,症见胁肋剧痛,连及肩背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川楝子,或配硝石矾石散;胁肋剧痛,呕吐蛔虫者,先以乌梅丸安蛔,再予驱蛔。

3.瘀血阻络证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症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气滞血瘀,痹阻胁络。
胁下癥块:瘀结停滞,积久不散。

证机概要:瘀血停滞,肝络痹阻。

治法:祛瘀通络。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前方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因气滞血瘀,血行不畅所导致的胸胁刺痛, 日久不愈者。后方具有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之作用,适用于因跌打外伤所致之胁下积瘀肿痛,痛不可忍者。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柴胡、枳壳疏肝调气,散瘀止痛;制香附、川栋子、广郁金,善行血中之气,行气活血,使气行血畅;五灵脂、延胡索散瘀活血止痛;三七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
若因跌打损伤而致胁痛,局部积瘀肿痛者,可酌加穿山甲、酒军、瓜蒌根破瘀散结,通络止痛;若胁肋下有症块,而正气未衰者,可酌加三棱、莪术、地鳖虫以增加破瘀散结消坚之力,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

4.肝络失养证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肝阴不足,精血亏损,肝络失养。
口干咽燥,心中烦热:阴虚生内热。
头晕目眩:精血亏虚,不能上荣。

证机概要: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治法:养阴柔肝。
代表方:一贯煎加减。本方功用滋阴柔肝止痛,适用于因肝肾阴虚,肝络失养而导致的协肋隐痛,口燥咽干诸症。

 

常用药: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滋补肝肾,养阴柔肝;当归、白芍、炙甘草,滋阴养血,柔肝缓急;川栋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若阴亏过甚,舌红而千,可酌加石斛、玄参、天冬;若心神不宁,而见心烦不寐者,可酌配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若肝肾阴虚,头目失养,而见头晕目眩者,可加菊花、女贞子,熟地等;若阴虚火旺,可酌配黄柏、知母、地骨皮等。
预防调护
胁痛之发生,与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相关。因此,平素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过怒、过悲、过劳及过度紧张;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切忌过度饮酒或嗜食辛辣肥甘,以防湿热内生。 已患胁痛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按时服药。还应注意起居有常,防止过劳。忌食肥甘辛辣及嗜酒过度,饮食宜食用水果、蔬菜及豆制品等清淡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忌恼怒忧思。
临证备要
1.治疗胁痛宜疏肝柔肝并举,以防辛燥劫阴之弊。胁痛之病机以肝经气郁,肝失条达为先,故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是治疗胁痛的常用之法。然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治疗之时宜柔肝而不宜伐肝。

疏肝理气药大多辛温香燥,若久用或配伍不当,易于耗伤肝阴,甚至助热化火。故临证使用疏肝理气药时,一要尽量选用轻灵平和之品,如香附、苏梗、佛手片、绿萼梅之类;二要注意配伍柔肝养阴药物,以固护肝阴,以利肝体。如仲景之四逆散中柴胡与白芍并用,薛己之滋水清肝饮中柴胡与生地配伍,均是疏肝柔肝并用的范例。


2.临证应辨证结合辨病,配合针对性药物。经检查,如属病毒性肝炎,可用疏肝运脾,化湿行瘀、清热解毒等治法,结合临床经验和药理研究,选择具有抗病毒、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及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

如胁痛兼有砂石结聚者,治疗当注意通腑、化石、排石药的应用。若兼有湿热阻滞,肝胆气机失于通降,出现右胁肋部绞痛难忍,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治疗当清利肝胆,通降排石,方剂常用大柴胡汤加减。通腑泻下常用大黄、芒硝;化石排石药物可选用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郁金、茵陈、枳壳、莪术、炮山甲、皂角刺、煅瓦楞子等
小结
胁痛的主症是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
病因:情志不遂、外感湿热、饮食不调、劳逸久病、跌仆损伤。病位在肝胆,病理特点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病理变化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而以实证居多。
辩证特点,当分气血虚实。初病在气,久病入络。初病属实,久病多虚。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络失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治疗原则:根据“通则不痛”原理,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原则。
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瘀血阻络:祛瘀通络,旋复花汤或复元活血汤。
肝络失养:滋阴柔肝,一贯煎。
常见疾病
肺炎、胸膜炎:呼吸道感染中急性发病,持续性发作,呼吸时加重,中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伴寒战、高热、咳嗽,白细胞增高,胸片可见阴影。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多在饱餐或脂餐后发作,起病突然,部位在中上腹扩展至右上腹肋下区,先胀痛,后绞痛,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右上腹明显压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或可触及胆囊炎性肿块,伴恶心呕吐、发热、毒血症,可有轻度黄疸。血常规白细胞增高。

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高脂餐、饮酒后发作,起病急,先上腹中部或偏左,后可扩散,持续性剧烈割痛,可向左腰背放射。上腹压痛至严重强直,脐部及左胁部可见瘀斑,移动性浊音可能阳性,反射性呕吐,出血型可迅速出现休克。白细胞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腹部平片可见扩大的空肠曲。

肾、输尿管结石:发作突然,过去可能有反复发作史,腰部或一侧腹部疼痛,剧烈阵发性绞痛,向外生殖器放射,肾区叩痛,一侧腹部自上而下沿锁骨中线压痛,无肌紧张。伴恶心呕吐、尿频尿急,一般不发热,血白细胞可增高,尿常规可见红细胞,X线腹平片或肾盂造影见结石。

其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癌、胆道蛔虫、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术后并发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