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4年11月第3期临床医学

糖尿病并发上睑下垂、斜视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2002~2004年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2例上睑下垂,4例斜视,均为单眼发作,追问病史,全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在10~20mmol/L之间,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上睑下垂患者,男1例,女1例。斜视患者,男3例,女1例。专科检查:上睑下垂患者诉视物遮挡感,视力下降。...

点击显示 收起

  2002~2004年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2例上睑下垂,4例斜视,均为单眼发作,追问病史,全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在10~20mmol/L之间,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上睑下垂患者,男1例,女1例;斜视患者,男3例,女1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在40~60岁之间,起病时间:1周以内者4例,1周以上者2例。饮食与体形:食欲差消瘦者1例,食欲一般、营养中等5例。一般检查:所有患者智力均正常,无面部神经炎等疾病。专科检查:上睑下垂患者诉视物遮挡感,视力下降;斜视患者诉出现复视。检查患者视力尚可,裂隙灯、眼底检查均正常,双眼压正常。辅助检查:血脂均偏高,血压:150~140/100~90mmHg之间,双眼球CT检查,末见眼肌明显增厚。目前治疗:自行服用降血糖类药物外,未经其它治疗。

  2 讨论

  2.1 许多老年人把眼皮下垂不当回事,误认为是年纪大了,眼皮松懈所造成的,其实这一症状常常与许多疾病有关,特别是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则很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睑下垂。特点是起病急,仅为一侧性,在发病一侧的面部有疼痛,除上睑下垂外,多伴有眼球向内或向上、向下运动受限而出现复视。这是因糖尿病致动脉硬化,使供应眼神经、肌肉的小血管缺血,引起本症,这可根据血糖增高即可作出诊断。

  2.2 麻痹性斜视,是因眼外肌麻痹引起的斜视,双眼注视各方向时所表现的斜视不同,为非共同性斜视。

  2.2.1 病因 (1)糖尿病患者常常发生麻痹性斜视,一般认为其和糖尿病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有关,它主要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发生麻痹的结果,可因脑皮质中枢、神经核或周围神经病变而引起。常见于:①外伤:如颅底部眼眶部发生外伤及脑震荡等。②炎症:如周围性神经炎、脑炎及脑膜炎等。③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血栓等。④肿瘤:眼眶或颅内肿瘤。⑤内、外毒素:如病灶感染,酒精、烟草、铅、一氧化碳、腐肉中毒、白喉等。⑥全身病:如糖尿病、突眼性甲状腺肿等。(2)眼外肌的直接损伤及肌源 性疾患(如重症肌无力)。

  2.2.2 临床表现 一般是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视物成双、眼球运动受限、眩晕及步态不稳等。(1)复视:为麻痹性斜视的特征之一,在双眼视觉反射已经巩固的人,突然发生眼位偏斜,使得双眼单视无法保持,同一物象不是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两个非对应点上的物象反映在大脑知觉区时成为两个印象,不能融合为一个,于是产生复视。由于复视的困扰,患者可以出现眩晕,甚至恶心、呕吐。但复视轻微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只有双眼视物时显模糊,如分别检查两眼,均无异常。且视力正常,常易误诊为无病或神经官能症,临床上应予注意。(2)眼位偏斜:麻痹性斜视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眼位偏斜,越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注视,患眼偏斜越明显,复视亦加重;而背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注视时,偏斜及复视逐渐减轻,甚至消失。(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麻痹眼固视时出现的斜视度数大于健眼固视时的斜视度。因为麻痹肌固视时大脑发生较大的神经冲动,这个冲动同样发给健侧配偶肌,使该眼过度收缩。(4)眼球运动障碍:依据麻痹程度的不同,眼球不能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转动或受到限制。(5)头位偏斜:患者为了克服复视的干扰,常常将头部转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因为在这样的位置,需用麻痹肌的作用减少,复视相应得以改善。如遮盖一眼则头位偏斜可消失。检查头位时应与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造成的斜颈相鉴别。

  2.2.3 治疗 (1)首先应控制血糖,同时配合大量维生素类、神经营养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2)对原因不明者,可试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3)支持疗法:口服或肌注Vit B 1 、Vit B 12  及ATP等,以助神经功能恢复。(4)局部可行理疗,如超声波、音频电疗,以防麻痹肌萎缩。也可试行针刺疗法。(5)治疗中一般都应持续遮盖单眼,防止复视的困扰。遮盖必须双眼轮换进行,防止双眼视功能恶化。(6)病因已消除,或确知病变已不再恢复或进行者(一般是在病情稳定6~12个月以上),可行三棱镜矫治或手术矫正。(7)抗癫痫药(托吡酯)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单位:617066四川省攀枝花市攀煤集团总医院眼科

作者: 张晶晶 芦桂芬 2005-6-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