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家族性双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2例

来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
摘要:双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角膜病变。眼科检查:双眼视力:5。0,左眼睑痉挛,左眼结膜睫状充血,左角膜上皮仅一处(点状)不完整,荧光素染色(+),余角膜上皮光滑、完整。其基质浅层见20~30个圆形及雪花状白色混浊,其间角膜透明,后段未见明显异常。...

点击显示 收起

    双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角膜病变。近年来文献报道尚不多见,现有2例父子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子),男,24岁,因“左眼畏光、流泪10天”就诊。全身检查无特殊发现。眼科检查:双眼视力:5.0,左眼睑痉挛,左眼结膜睫状充血,左角膜上皮仅一处(点状)不完整,荧光素染色(+),余角膜上皮光滑、完整。其基质浅层见20~30个圆形及雪花状白色混浊,其间角膜透明,后段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角膜上皮正常,其基质浅层亦见20~30个图形及雪花状白色混浊,其间角膜透明,后段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

  患者(父),男,54岁,双眼视力:4.8,矫正不应,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眼角膜上皮正常,基质层可见40~50个圆形及雪花状白色混浊,其间角膜透明,后段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

  追问其家族史,陆续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10余人来就诊,均未发现类似角膜病变者(见图3)。图3  家系图谱 略

  2  讨论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又称Groenouw Ⅰ型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角膜病变,多见于双眼对称性眼病[1],属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97%[2]。原因系可能由异常基因决定,使某种角膜细胞不能正常合成或加工其生物细胞膜,以致在基质浅层形成异常沉着物[2],此过程并非缺乏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所致[1]。此病患者,常从儿童开始起病,一般无任何症状,成年后,患者视力似与年龄无关,(有报道21岁即视力明显不佳者[3])偶伴眼部刺激症状而就诊。无此症状患者,至视力下降就诊而被发现。该病进展缓慢,开始在角膜基质浅层混浊,呈雪花状、星状、圆形、链状等不同形态,混浊间角膜透明,随着病情进展,混浊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周边2~3mm始终透明,混浊间不透明的角膜亦逐渐混浊,大部分患者角膜上皮光滑、完整,很少有角膜上皮糜烂者[2]。治疗上,无特殊症状者,无需治疗,有上皮糜烂者,对症治疗;有影响视力者,可考虑行穿透或板层角膜移植[2]。

  (本文图片略)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6-337.

  2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07-1408.

  3  张明欣.基质层颗粒状营养不良三代一家系.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2):1001.

  作者单位: 431700 湖北天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编辑:丁剑辉)

作者: 曹勇江先义付德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