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8卷第6期

切口下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查体:下腹壁横切口疤痕下扪及一3cm×2cm包块,质硬,压痛,界限清,活动。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查体:下腹壁横切口疤痕下扪及一3cm×2cm包块,质硬,压痛,与周围有粘连,活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117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29岁,下腹壁包块伴间断性疼痛1年余,包块逐渐增大,拒按,经前2~3 d加重,经毕缓解。1年前曾剖宫产手术,术后第3个月发现包块。查体:下腹壁横切口疤痕下扪及一3 cm×2 cm包块,质硬,压痛,界限清,活动。经毕第7天,在局麻下行包块切除,术中见皮下脂肪组织内一约3 cm×2 cm硬结,与脂肪组织粘连,中间有黑褐色血样物。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例2患者,女,26岁,下腹壁青紫色包块伴间断性疼痛2年余,曾破溃流血,包块逐渐增大,拒按,经期疼痛加重,经毕缓解。2年前曾剖宫产手术。术后第6个月发现下腹壁疼痛性包块,2个月前包块因表皮破溃而出血,曾外敷药物治疗。以“血管瘤并感染”入院。查体:下腹壁横切口疤痕下扪及一3 cm×2 cm包块,质硬,压痛,与周围有粘连,活动。经毕第7天,在局麻下行包块切除,术中见皮下脂肪组织内一约3 cm×2 cm硬结,与脂肪组织粘连,中间有黑褐色血样物。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例3患者,女,28岁。肛周包块伴疼痛6个月,加重2个月。每于月经期胀痛加重。包块逐渐增大,触痛。3年前曾经会阴侧切自然分娩1次。肛门检查:原会阴侧切处,距肛缘约3 cm切口斑痕下有一约2 cm×2 cm包块,界限清,质硬,压痛,活动。直肠指检及肛镜检查未见异常。经毕第6天手术,沿肛缘截石位3~5点作弧形切口,见包块位于肛门外括约肌边缘,呈紫褐色,质硬。包块切面有管状结构,并有陈旧性血液。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2  讨论

  切口下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因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膜脱落种植引起,容易被误诊为脓肿或其它肿瘤,会阴部者易误诊为肛周脓肿或肛瘘。包块逐渐增大,在月经期疼痛加重为本病的特点。详细询问病史、月经史、生育史,不难作出诊断。术中若发现包块呈黑褐色或巧克力色,应想到本病。手术切除后可痊愈。手术时注意包块应完整切除,有时需连同周围正常脂肪组织一起切除。止血纱布不宜反复使用,避免子宫内膜再次脱落种植。


  莒县人民医院  276500

  (收稿日期:20050615)

作者: 刘云婷 李国峰 闵庆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