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0卷第2期

电针和功能锻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的疗效比较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功能锻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的疗效,探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最佳方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神经损伤程度与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运动、感觉功能、实用功能、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结果电针组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肌电图优于功能锻练组,功能锻练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功能锻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的疗效,探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神经损伤程度与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运动、感觉功能、实用功能、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结果  电针组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肌电图优于功能锻练组,功能锻练组改善患肢的运动感觉功能及实用功能则优于电针组。结论  电针加快神经生长的修复速度,而功能锻练能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功能的恢复,二者相结合缩短神经肌肉恢复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针刺疗法;功能锻练

  Comparing with effects of treat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only by  acupuncture or function training

  XIAO Guirong  HAO Hua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cheng City,Liaocheng   252000

  【Abstract】  Objective  Though observing clinically its influences on motion rating, sense rating, EMG,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comparing with those treated only by acupuncture or function training,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s by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with function training. Methods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o observe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otion rating, sense rating, EMG.,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Results  The clinical result  shows the treatment group can be obviously improve in motion rating, sense rating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s well as clinical symptoms and EMG.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wo 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mproved faster treated by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with function training than those treated only by acupuncture or function training, muscles of losing the nerve domination increase their power gradually, the patients feel their life will be happy.

  【Key words】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cupuncture therapy,function training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60例均来源于2002年3月—2005年8月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骨科的门诊、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和就诊顺序,按随机排列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功能锻炼组各30例。观察末,按“病例脱落或剔除标准”剔除1例,实际进入统计病例共59例,电针组29例,功能锻炼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及神经损伤程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痿证》(2004年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脾胃虚弱型:肢体痿软无力,甚则萎缩;食少,便溏,腹胀,面浮面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瘀血阻络型:四肢痿弱,手足麻木不仁;唇紫舌青,四肢青筋显露,经络间抽掣作痛,舌质紫暗,脉涩不利。②神经肌电图诊断标准:a.肌肉诱发电位、感觉传导速度及肌电图三项参数低于健侧参数的20%~50%(即轻度损伤者),可诊断为不完全性周围神经损伤;b.肌肉诱发电位、感觉传导速度及肌电图三项参数其中只有一项未引出动作电位,其他两项低于健侧参数的的50%(即中度损伤者),也可诊断为不完全性周围神经损伤。

  13  方法

  131  电针组:①穴位:肩髃、曲池;正中神经损伤:内关、曲泽;尺神经损伤:后溪、腕骨桡神经损伤:阳溪;日久脾胃虚弱:足三里、三阴交 。②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上述穴位常规消毒,用15或2寸30号毫针快速刺入皮下,患侧上肢穴位直刺进针05~1寸,手法以提插为主,取得触电感并向远端放射有效;足三里、三阴交均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患侧上肢穴位接电针仪(上海医疗器械厂G6805-II型),电针参数选连续波、低频率,输出强度以引起患者能够耐受的神经支配肌肉发生明显收缩为准,神经损伤严重不能引起肌肉收缩时则以不引起拮抗肌的肌肉收缩为限。留针30 min,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

  132  功能锻炼组:当肌力低于3级时,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模式,以医者为主动方,依患者的实际确定训练目标,每天2次,每次30 min~1 h,以患者感觉疲劳尚能坚持为原则。当肌力高于3级时,以患者为主动方,仍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模式,确定训练目标,每天1次,每次1 h,其余在生活中自我练习,定期检查。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肌注维生素B12500 μg,维生素B120 mg,每天1次。

  14  疗效评价标准[1]  ①基本功能评定:优M4S4。 M4 :功能的恢复如M3,除此之外,能够进行所有协同和独立的运动;S4 :完全恢复。 良M3S3。M3 :无论在近端还是在远端肌中,所有重要的肌肉均恢复到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阻力的程度;S3 :在支配区内浅的皮肤痛觉和触觉完全恢复,以前可能出现的反应过度现象消失。 可M2S2。M2 :在近端和远端的肌肉中均恢复到有可觉察到的肌肉收缩,S2 :在支配区内浅的皮肤痛觉和触觉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差M0-1S0-1。M0 :无肌肉收缩;M1 :在近端肌肉中恢复到有可觉察到的肌肉收缩;S0 :在支配区内仍无感觉,感觉无恢复;S1 :在支配区内深的皮肤痛觉恢复。②实用功能评定: I~II级为50分以下,很差;III级51~75分,差;IV级76~89分,功能不完全;V级90~98分,完全有功能。痊愈:恢复正常。显效:进步两级及两级以上。有效:进步一级。无效:评分虽有增加,但达不到进级,或者评分无变化。③神经电生理评定,痊愈:肌电图检查无异常,MCV、SCV恢复正常。显效:肌电图检查无/少许失神经电位,可见再生电位,运动单位呈混合相,MCV、SCV基本正常。进步:肌电图检查有失神经电位及再生电位,运动单位减少呈单纯混合相,MCV、SCV减慢。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治疗前后基本功能评估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功能疗效比较(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电针组比较★P<005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功能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肢的基本功能,功能锻炼组的优良率高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功能锻炼组对患肢基本功能的改善优于电针组。

  22  治疗后实用功能评估(见表2)  功能锻炼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功能锻炼组对患肢实用功能的改善优于电针组。

  表2  两组患者实用功能疗效比较(略)

  注:与电针组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评定比较(见表3)  电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功能锻炼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组对神经电生理的改善优于功能锻炼组。

  表3  两组患者神经电生理评定疗效比较(略)

  注:与功能锻炼组比较*P<005

  3  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大都有外伤史,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组织损伤合并发生,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因酗酒酣睡或某姿势过久等原因导致神经长时间受到压迫,因缺血缺氧而功能失用。正常情况下,躯体所做的任何动作都需要许多肌群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尤其是上肢的动作。根据肌群在动作中的作用,可分原动肌(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在神经控制系统的交互支配下,当原动肌收缩时,拮抗肌就自然放松舒张,否则会影响原动肌完成动作。而失神经支配时原动肌收缩无力,或不能引起肌肉收缩,拮抗肌就会过度收缩,出现肢体特有的畸形。周围神经损伤属于中医“痿证”范畴。针对周围神经损伤造成的痿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因素,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机,外界暴力是其重要发病基础,脾胃虚弱则是其进展的原因。治疗当行气活血,补益脾胃,疏通经气,濡养经筋为主,辅以调适饮食、起居。由于受外来暴力撞击、扭捩、牵拉、压轧,或不慎跌仆闪挫,使经络阻滞,气滞血凝,气血运行失畅,经筋失濡养,致使肢体萎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麻木,肌肉萎缩,导致痿证的发生。或因劳倦损伤,使气血运行受阻,筋骨、肌肉失其濡养,致使肢体麻木不仁,日久出现肌肉萎缩。肩髃、曲池、合谷均属手阳明大肠经,因阳明经多气多血,既利于局部经气的疏通,又利于全身经气的通畅,达到气行则血行,以气统血的目的;肩髃,为手阳明大肠和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运动,阳明之经筋结于肩部,为上肢气血聚集之处,总领上肢气血,有舒筋活络,驱邪散滞之功。内关具有理气止痛之功,与曲池相配主治上肢不遂、手震颤。曲泽,手厥阴心包经合(水)穴,手厥阴、太阴经筋集结于肘部,对上臂、前臂的功能均有调整作用[2]。三阴交,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刺三阴交主调全身之血,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配穴。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机体左右经络气血不平衡,血瘀累及气的运行失畅,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素问·五脏生成》篇就有“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灵枢·本脏》篇也有“血和则筋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之说,故近取合谷、远取三阴交通调全身气血。气行则血行,淤血即去,新血即生,肌肉经脉得气血荣养,功能即逐渐恢复。三阴交又可清热利湿,健脾助足三里生化后天气血。本研究显示,功能锻炼组治疗前后患肢基本功能分级、实用功能评分与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功能训练对其功能进行强化,通过功能训练兴奋瘫痪肌肉,使神经生长有一定的方向性,而不会出现错误生长,从而缩短神经肌肉的修复时间,有效地矫正了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特有的肢体畸形。电针组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功能训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针刺配合功能训练疗法能改善神经损伤局部的内环境,促进神经生长,利于失神经支配肌肉功能的恢复。证明针刺的作用主要为兴奋瘫痪肌肉,而不引起拮抗肌的收缩;随着瘫痪肌肉肌力的增强,配合现代研究表明电针能增加神经血流量,改善神经缺血缺氧,增加神经内毛细血管密度,促进微血管增长,改善神经突触前肾上腺素能反应,从而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功能[3]。电针与功能锻炼从不同的方面促进神经损伤后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下一步的研究还需将二者相结合,观察其疗效。

  参考文献

  1朱盛修,宋守礼周围神经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0103

  2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415

  3余茜,申丕强,李晓红.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功能康复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15(5):315317

  聊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聊城市  252000

作者: 肖桂荣 郝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