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0卷第2期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28例体会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彩色超声。穿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PTCD),是在超声引导和监视下穿刺胆管并按Seldinger经皮插管法行胆管置管引流[1],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安全性强,并发症少。其中肝门部胆管癌7例,胆囊癌侵犯肝门部胆管3例,胃癌术后肝门区转移5例,胰头癌5例,壶腹癌6例,胆总管结石并梗阻化脓性胆管炎2例。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彩色超声;穿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PTCD),是在超声引导和监视下穿刺胆管并按Seldinger经皮插管法行胆管置管引流[1],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安全性强,并发症少。我院于2005年以来应用UPTCD对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3月行U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2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肝门部胆管癌7例,胆囊癌侵犯肝门部胆管3例,胃癌术后肝门区转移5例,胰头癌5例,壶腹癌6例,胆总管结石并梗阻化脓性胆管炎2例。

  12  设备与方法  使用TechnosMp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0 MHz,并配有穿刺引导器。使用日本八光PTC针及8F导管、扩张管及导丝等。探头用塑料套包裹,各种器械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术前查血常规和凝血四项,彩色超声检查肝脏及胆道系统,确定进针途径及靶胆管,测量靶胆管内径,测量皮肤进针点至靶胆管再到胆管梗阻部位的距离。皮肤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进针点皮肤切开。穿刺时嘱患者均匀呼吸,待穿刺针进至腹膜时嘱患者屏气,迅速进针至选定胆管内,拔出针芯,胆汁流出后,在超声引导下立即按Seldinger经皮插管法对胆管分别插入导管和导丝,置管成功后将引流管缝扎于皮肤。

  2  结果

  28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成功率100%。穿刺左肝管及分支12例,穿刺右肝管及分支16例。靶区胆管直径06~16 cm,平均07 cm。置管引流后,最多者每日引流胆汁1 080 ml。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平均116 μmol/L,治疗一周后降为21 μmol/L,28例患者未发现肝脏破裂出血或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有1例患者术后引流管内出现血性胆汁,经引流后消失。

  3  讨论

  31  穿刺胆管的选择  ①穿刺胆管应选择胆管明显扩张,直径≥06 cm,并且胆管穿刺点距肝门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穿刺针刺入肝外胆管。②穿刺途径应避开大血管,右侧肋间穿刺还应避免胸腔内结构。③梗阻部位在肝内或肝门,穿刺胆管选择二级分支胆管的近端,保证胆管内有足够长的引流管。梗阻在肝门且左右肝胆管相通,选择左或右均可,左右不相通,则左和右分别引流。④梗阻部位在胆总管应首选经右肋间穿刺右肝管,因为该段胆管较平直固定,并且走行于门静脉的前方,可准确穿刺而又避开穿刺时损伤门静脉。此外,右肝管和肝外胆管呈自然延伸,导丝及导管能顺利进入胆总管的梗阻位置;其次是选择左外下支,该胆管最近腹壁,超声显示清晰,易于识别,并且该处无肋骨限制,无损伤胸膜腔之虑,穿刺容易。但是,从左外下支将导管插至肝门附近,于门静脉左支矢状部须拐弯两次,容易引起插管不顺利,此时要求手术者在导管推进到拐弯部位有明显受阻时,将导丝回拔1~2 cm,再缓缓推进导管,一般情况下均可通过。

  32  UPTCD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①术前仔细做超声检查,阅读病史,并选择合适穿刺病例,对有严重出血倾向,全身衰竭,肝前腹水者不宜进行。②在UPTCD中,超声不能清晰显示插入胆管内的导管、导丝的影像,手术者难以了解导管置入的深度,可以发生因导管置入过深或过浅不利胆汁引流的情况,我们克服这一缺点的方法是在术前超声检查时,测量皮肤进针点至靶胆管再到胆管梗阻部位的距离,用这一距离做为导管从皮肤进针点到胆管梗阻部位的长度。③术后患者卧床休息24 h,避免剧烈咳嗽及大幅度移动体位;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注意观察引流液,如有少量血性胆汁,一般可自行消失,大量血性胆汁时应肌注止血药物;如引流不畅,应查看引流管有无脱出,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防胆泥堵塞。

  参考文献

  1李治安,李建国,刘吉斌,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5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B超室  东营市  257034  

作者: 张令海 徐付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