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1卷第4期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因素与预后研究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急救预后百草枯为联吡啶类接触性除草剂,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使用,但随之带来的误服及自杀性口服的极高死亡率又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但至今尚无特效解毒剂。由于百草枯中毒致死剂量小,对全身各个器官均有极强的毒性,临床病程进展快......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急救 预后


    百草枯为联吡啶类接触性除草剂,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使用,但随之带来的误服及自杀性口服的极高死亡率又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但至今尚无特效解毒剂。由于百草枯中毒致死剂量小,对全身各个器官均有极强的毒性,临床病程进展快,较大剂量中毒常由于肺、心、肾、肝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迅速死亡,而较小剂量的中毒往往引起迟发性肺纤维化,故临床上死亡率很高。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就我院治疗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5例患者中男39例,女46例;年龄12~78岁,平均27岁;均为口服20%的百草枯原液中毒,中毒剂量10~230 ml;就诊时间10 min~28 h;死亡67例,存活18例。

    1.2  治疗方法  首诊本院的54例患者入院后先用清水洗胃再用20%白陶土悬浊液1 000 ml反复洗胃后,35例患者口服药用炭90 g,维生素C注射液10 g+NS 100 ml。,所有患者均给予导泻促进毒物排泄,应用大剂量激素甲强龙减轻肺水肿抑制肺纤维化,静脉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依达拉奉等清除自由基,口服维生素B1、心得安竞争百草枯受体,同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62例进行了1~5次血液灌流治疗。转入本院的31例患者均在当地医院洗胃,有9例患者转入后口服药用炭90 g,维生素C注射液10 g+NS 100 ml。26例患者未应用20%白陶土悬浊液洗胃。57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1.3  统计学处理  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及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毒剂量与洗胃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服毒剂量较大,开始洗胃时间较晚,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1  服毒剂量、洗胃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组别

  2.2  维生素C、药用炭、20%白陶土消化道应用与空腹服毒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多未服用维生素C注射液、药用炭、20%白陶土,或服用时间较晚,且多为空腹服毒,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血液灌流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存活组相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维生素C、药用炭、20%白陶土消化道

  2.4  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并发症较多,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凡发生ARDS患者均死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不能改变患者预后。表3  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n)组别ARDS急性肾

  3  讨论

    3.1  服毒剂量、是否空腹服毒、服毒距开始洗胃的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资料显示,服毒剂量越大,死亡率越高。但服毒剂量与死亡率并不完全呈正相关,还与是否空腹服毒、服毒距开始洗胃的时间有关。空腹服毒吸收快,患者同样服毒情况下往往病情重,死亡率高。服毒距开始洗胃的时间越长,吸收量越大,死亡率越高。存活的病例中,服毒量最大为200 ml,由于患者为饭后服毒,服毒后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就诊及时,服毒距开始洗胃的时间仅10  min,此患者洗胃后口服了维生素C注射液、药用炭,未做血液灌流,仅用了甲强龙、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治疗。

    3.2  维生素C注射液、药用炭洗胃后口服对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资料显示,维生素C注射液、药用炭洗胃后口服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我们发现早期应用后,最初口腔溃疡、糜烂的程度减轻,最终能减少病死率。对部分由下级医院转入本院,尤其是病程超过48 h的病人,口服上述药物无明显效果。百草枯属有机氮杂环类化合物,有效成分为1,1′二甲基4,4′二联吡啶阳离子盐,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水解[1]。既往,我们考虑到维生素C注射液呈酸性,多静脉应用。但维生素C注射液为强还原剂,能减轻百草枯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对粘膜的氧化破坏作用,并能保护胃肠粘膜细胞的完整性,口服维生素C注射液可使药物充分接触口腔、食管、胃肠道粘膜,因此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3  血液灌流对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资料显示,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灌流对中毒早期百草枯的清除效果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浆百草枯浓度下降,组织器官浓度升高。多次灌流虽然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并未改善患者预后,与文献报道一致[2]。

    本研究结果表明,百草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服毒剂量、是否空腹服毒、服毒距开始洗胃的时间及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等。与报道一致[3]。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由于百草枯口服后吸收较快,30 min~4 h达血浆浓度峰值,6~8 h内联吡啶就会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大量分布,在重要器官和组织中的量可达到致死量。这时,即使立即采取清除血液中的联吡啶的措施,也很难使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负荷量减下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开发。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1] Melchiorri D, Reiter RJ, Sewerynek E,et al. Paraquat toxicity and oxidative damage[J]. Biochem Phamacol, 1996,51(5):10921099.

[2] Koo JR,Kim JC,Yoon JW,et al.Failure of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to prevent death in paraquat poisoning[J].Am J Kidney Dis,2002,39(1):5559.

[3] 赵燕燕,刘会芳,许鸣华,等.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8):733735.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滨州市 256603

作者: 王新云 吴立强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