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2卷第4期

腹腔镜术后输卵管残端妊娠2例分析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异位妊娠。腹腔镜。输卵管残端妊娠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于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0%以上,近年来随着电视腹腔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不再是首选手段[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异位妊娠;腹腔镜;输卵管残端妊娠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于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0%以上,近年来随着电视腹腔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不再是首选手段[1]。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独特的优点,已被临床广泛接受,但随之也碰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院2004—2008年有2例异位妊娠腹腔镜下一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再发输卵管残端妊娠,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例1,患者32岁,已婚,G2P1,无避孕措施。2003年曾因输卵管妊娠在外院在腹腔镜下行一侧输卵管切除术。18个月后因停经42 d,阴道少量流血5 d,下腹痛1 d入我院。B超提示腹盆腔中等量积液,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后穹窿穿刺抽到不凝血,血βHCG 2 000 mIU/ml,诊断异位妊娠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中腹盆腔积液约1 000 ml,左侧输卵管已切除,有1 cm的残端,略粗,未见有活动性出血。右侧输卵管外观正常。给予右侧输卵管系膜注射MTX,术中行诊刮,诊刮病检未见绒毛。5 d后因再次下腹痛,伴腹盆腔大量积液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左侧输卵管残端膨大约2 cm,残端瘘管通向腹腔,见血液从瘘管中涌出。术中行左侧宫角锲形切除,术后病检证实输卵管残端妊娠。

  例2 ,患者 33 岁,已婚G2P1 有宫内节育器。2007年因输卵管妊娠在我院腹腔镜下手术行左侧输卵管部分切除。10个月后因停经38 d,阴道不规则流血1周伴腹痛1 d入院。血βHCG 1 500 mIU/ml,B超示宫腔内见节育环回声,未见妊娠囊。左侧附件处见32 mm×22 mm的混合性包块,腹盆腔中等量积液,后穹空窿穿刺抽到不凝血,诊断异位妊娠行开腹手术。术中见左侧输卵管残端长约1 cm,膨大1.5 cm,紫蓝色,有一瘘管通向腹腔病见活动性出血。术中行左侧宫角部切除,右侧输卵管结扎,术后病检证实输卵管残端妊娠。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 据报道输卵管残端妊娠一般据前次手术时间在半年到8年,有停经、阴道流血、腹痛等一般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而且由于残端部位肌肉组织薄弱,发生破裂或不全流产的时间都较早。

  2.2 病因 输卵管残端妊娠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残端瘘的行成[2]。腹腔镜下手术行部分输卵管切除时常采用双极电凝来凝固止血,然后剪刀切除输卵管。双极高频电流作用输卵管引起组织内水的汽化,由于组织内水的蒸发细胞炸裂。但因为趋肤效应,只有输卵管周围的腹膜被迅速加热碳化,当被碳化到一定程度电流流动和电凝固过程就全部结束。输卵管周围腹膜在开始剧烈碳化期间由于趋肤效应输卵管达不到汽化点,而形成输卵管残端腹腔瘘[3]。有人曾报道有一位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后发生宫内妊娠2个月。也有报道开腹手术后发生输卵管残端妊娠,其主要原因是输卵管残端过长,受精卵游走所致[4]。

  2.3 总结 输卵管残端妊娠虽然发生机率很小,但在诊治异位妊娠时不可完全忽略其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在腹腔镜手术之后。病例1就是因为认为一侧输卵管已切除,且术中未见破裂或明显的活动性出血而致误认为是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另外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时要尽可能延长凝固时间,且行多点凝固,切除输卵管时尽量使残端短些。

【参考文献】
    [1] 王悦娥,马丽丽,付锦华.残端输卵管妊娠1例[J].潍坊医学院学报,1955,17(3):234.

  [2] 姚次平.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1995,11(3):234.

  [3]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33.

  [4] 吴国光,朱玲,刘颖,等. 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6086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215200

作者: 赵瑞珩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