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登革热8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以来住院80例登革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100%)、头痛(70%)、畏寒(61。病程第一周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率为6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登革热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1990年以来住院80例登革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0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100%)、头痛(70%)、畏寒(61.25%)、肌痛(57.5%)、乏力(47.5%)、食欲下降(35%)、骨/关节痛(30%)等;主要体征有咽充血(57.5%)、眼结膜充血(56.25%)、淋巴结肿大(32.5%)、斑丘疹(28.75%)、充血疹(27.5%)、出血点(22.5%)、肝肿大(26.25%)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71.25%和62.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占32.5%,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占27.5%;病程第一周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率为62.86%,重氮胶乳凝集试验阳性率为85.71%;有出血表现的患者,其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较无出血表现者显著减少(P<0.05)。 结论 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治预后良好;登革热IgM抗体及重氮胶乳凝集试验均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登革热 临床特征 IgM抗体 胶乳结合试验

  登革热是近年来广东屡见的病毒性虫媒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危害大,佛山地区1978年曾出现登革热大流行,近年来也多次出现小规模流行。本院1990~2006年共收治登革热患者80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1990~2006年在本院住院的登革热患者80例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为1.96:1;年龄14~80岁,平均年龄39.8±15.6岁;农村居民14例(17.5%),城镇居民66例(82.5%),含医务工作者11例;发病季节8~10月68例(85%),11~1月5例(6.25%),2~4月4例(5%),5~7月3例(3.7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传染病学》第五版的登革热诊断标准[1]。在夏秋季节有蚊虫叮咬史,急性起病,出现高热、全身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结合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

  1.3  方法

  1.3.1  临床资料  收集80例住院诊断为登革热的患者资料,按其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目、酶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药物的使用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1.3.2  病原学检查  登革热IgM抗体采用ELISA法,试剂由澳大利亚PanBio Brisbane公司提供;重氮胶乳凝集试验采用登革热病毒多克隆抗体致敏的三元共聚重氮苯乙烯胶乳,直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抗原,试剂由广州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提供。均按测试盒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80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见表1。

  表1  登革热80例的临床特征(略)

  2.1.1  发热特点  本组病例均急起发热,热度在39℃左右,热程约1周,热型不规则,仅1例表现为双峰热。

  2.1.2  皮疹特点  本组病例出现皮疹共63例(78.75%),其中斑丘疹23例(36.51%),充血性皮疹22例(34.92%),出血点18例(28.57%);皮疹均在发热期出现,为全身性分布,多无瘙痒,不伴脱屑。

  2.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减少57例(71.25%),其中2~4×109/L 45例,1~1.9×109/L 9例,<1×109/L 3例。血小板减少50例(62.5%),其中50~100×109/L 30例,20~49×109/L19例,<20×109/L 1例;有出血表现者血小板的平均数目为(64.9±40.06)×109/L,无出血表现者为(92.46±43.6)×109/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481,0.01,P<0.05)。尿蛋白异常41例(51.25%),其中可疑阳性15例,弱阳性13例,阳性6例,强阳性7例。尿红细胞阳性7例(8.7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升高26例(32.5%),其中40~79IU/L 9例,80~199IU/L 13例,200~399IU/L 2例,>400IU/L 2例。乳酸脱氢酶(LDH) > 40IU/L 22例(27.5%)。心电图:57例受检者中有异常表现者10例(17.5%),其中窦性心动过缓5例,肢导联低电压1例,QRS波低电压1例,频发房性早搏1例,室性早搏1例,T波改变1例。

  2.3  病原免疫学检查  有病程第1kw采患者血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登革热患者的病原免疫学检测(略)

  注:χ2=1.53,P>0.01。

  2.4  并发症  单独出现中毒性肝炎21例,心肌炎7例,肺炎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DIC 1例,月经过多1例;中毒性肝炎合并心肌炎3例,中毒性肝炎合并肺炎1例,心肌炎合并肺炎1例,中毒性肝炎合并中毒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1例。

  2.5  误诊情况  入院时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8例(10%),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3例(3.75%),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病毒性脑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各1例(1.25%)。误诊率28.75%(23/80)。

  2.6  治疗及转归  鉴于目前尚无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本组病例在有防蚊设备的病房中进行虫媒隔离至热退,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对有出血症状者予VitC、VitK1、止血敏等止血药物,严重者输血小板,以及治疗各种并发症。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

  3  讨论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广东,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每年5~10月为发病高峰。本组85%病例于8~10月间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白纹伊蚊繁殖有关。
   
  本组病例热型不规则,皮疹发生率高达78.75%,其中斑丘疹、充血性皮疹和出血点的出现几率相当,均在发热期出现,多无瘙痒,不伴脱屑;与文献报道[2],登革热的皮疹以出血点为主、多为热退出疹且伴有瘙痒,有所不同,可能与不同地区病毒的型别存在差异有关。
   
  登革热发病时常伴有明显的血液、肾、肝、心脏、肺等器官的损害[3,4]。本组病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71.25%和62.5%,前者的出现往往更早,与毒素直接损伤血细胞有关;有出血表现者血小板的平均数目与无出血表现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因素。肾损害主要表现为尿常规的异常,尿蛋白见于51.25%的病例,尿红细胞见于8.75%的病例,鲜有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者,肾损害可能是病毒血症时病毒的直接损害所致。肝功能方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占32.5%;心功能方面,27.5%的病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7.5%出现心电图异常;7.5%的病例出现肺炎。对登革热患者应完善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多脏器损害,并采取相应的脏器保护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病原学检查方面,在病程的第一周采血,检测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率(62.86%)与重氮胶乳凝集试验阳性率(85.7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1),均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重氮胶乳凝集试验在正常人及非登革热的发热病人不发生阳性反应,特异度高[5],在本组资料中其灵敏度也不逊于登革热IgM抗体,而且方法简便、快速,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及防疫部门使用。
   
  本组资料显示,登革热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肌痛、骨/关节痛、乏力、结膜充血、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等,这些表现总的说来缺乏特异性,很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本组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8例均为轻症患者;误诊为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各3例,与本地区是上述疾病的高发区有关;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因发生于白细胞不减少的病例。因此,临床医生要熟悉登革热的各种临床表现,病史采集力求全面,在流行季节要注意患者是否到过疫区、有无蚊虫叮咬史,再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难作出早期诊断。
   
  登革热属自限性疾病,诊治及时病死率低,本组病例采用包括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综合疗法,均未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全部患者痊愈出院,治疗效果良好。有学者认为[6],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降温、抑制免疫反应、解除血管痉挛、减轻中毒症状等作用,有助于缩短病程;对此目前尚存争议,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当慎用。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 传染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59.

  [2] 何浩岚,张复春,陈燕清,等. 广州地区36例重症登革热临床分析[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5,3(2):89~91.

  [3] 黎永谦,刘文生,钟卫红,等. 登革热早期的血液表现[J]. 临床荟萃,2001,16(20):933~934.

  [4] 文国华. 登革热26例异常心电图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2,2(1):30~31.

  [5] 田小东,吴道澄,方美玉,等. 应用重氮乳凝试验直接检测病人血清中登革热病毒抗原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杂志,1995,11(6):23~25.

  [6] 刘宁湘,王磊. 登革热105例临床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03,3(4):456~457.


作者单位: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Foshan Municip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000, Guangdong, P. R.China

作者: 梁东,钟锐兴,张瑞娴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