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19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电改变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炎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对198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美国MACl200(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常规检查心电图同时检测心肌酶谱及肝功能,检测采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重型乙型肝炎可引起心电图异常、CPK升高、肝功能异常呈正比。198例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占5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对心肌的影响。 方法 对198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美国MACl200(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常规检查心电图同时检测心肌酶谱及肝功能,检测采用OLYMPUS AU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结果 重型乙型肝炎可引起心电图异常、CPK升高、肝功能异常呈正比。198例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占53.5%,仅有21%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等症状。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多见,病情进展越快窦性心动过速改变的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窦性心动过速反映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标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往往提示预后极差。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心肌损害 磷酸肌酸激酶(CPK) 窦性心动过速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肝脏是维持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脏是维持血液动力,供给全身器官血液的泵器官,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通过近几年来的心电图跟踪观察,发现重型乙肝病毒引起的心脏损害病例较多,且危害性较大,现分析探讨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现对19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会议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177:例,女性21例,年龄18~47岁。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20例,亚急性乙型肝炎62例,急性重型乙型肝炎16例。

  1.2  方法  心电图检测采用美国MACl200(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患者在入院时常规检查心电图和检测心肌酶谱及肝功能,检测采用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  结果

  心电图改变与心肌酶谱的关系见表1。心电图异常、CPK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PK正常者,尤其是窦性心动过速合并ST-T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合并低电压时,CPK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PK正常者。

  表1  心电图改变与CPK的关系(略)

  本组198例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占53.5%,且仅有21%的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国内有学者认为各系统均可发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主要有心肌炎,心电图异常主要以 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且与患者病程长短、年龄及肝功受损程度有关[1]。对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报道较少,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多见,可以是单项或多项异常。心电图异常改变与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病情进展越快病情越重,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越高,呈正比。特别是窦性心动过速是反映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标,它的出现往往是提示预后极差。此外,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肌酶谱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2]。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应注意心电监测是否有心肌梗塞发生。认为重型乙型肝炎的低氧血症及高内毒素血症也是造成心肌损害的重要因素。 乙型肝炎病毒对心脏的损害已被多数专家确认,特别是乙肝病毒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通过本组198例心电图观察还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①当患乙肝时,肝脏受到严重损害,肝功能破坏,通过神经反射,导致内分泌,激素代谢功能紊乱,周围循环调节功能失调,引起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症状。②勺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功能不全对心肌的直接损害和心肌的毒性作用有关。③肝功能损害时胆汁排泄功能异常对血管动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关,加上支配心脏和肝脏的神经在T3-4处发生交叉,当肝脏出现疾病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因此认为对重型乙肝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时有发生,应及时进行心电图观察以免造成漏诊和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8(6):313~309.

  [2] 彭文伟.传染病学[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9.


作者单位: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海府路东湖门诊,海南 海口 570203.

作者: 刘春华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