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9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给临床诊治参考。方法对53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53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者的相关因素:多发生于高龄老人(8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给临床诊治参考。 方法 对53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作统计分析。 结果 53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者的相关因素:多发生于高龄老人(81.3%),均为有基础疾病患者,绝大多数应用过2种以上抗生素(96.2%)及采用各种侵入性诊疗(54.7%);检出菌珠: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对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敏感率在56.7%以上。 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慢性疾病、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及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的患者。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率

Analysis of relevant factors assoicated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by Stenotrophmomas maltophilia and drug resistance.

  NI Gui-lian.

  (Taizhou College Medical School, Taizhou  318000, Zhejiang, P. R. China)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momas  maltophilia)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创伤性诊疗手段的增加,该菌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老年病房,因患者大多身患多种危重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其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具有天然耐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种加酶抑制剂复方型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治疗困难。为提高对其认识,现回顾性分析台州市某医院2005年1月~12月从呼吸道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53例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及药敏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及标本来源  均为台州市某医院2005年1月~12月住院患者53例的痰液标本。其中19例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用一次性密闭性吸痰管留取标本,其余34例采用晨起痰标本。

  1.2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4例;年龄35~83岁,平均67.9岁;住院天数为21~137d平均39.3d。

  1.3  细菌分离和鉴定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进行。送检痰液接种于血平板,35℃培养18~24h,纯培养后采用生物梅里埃API-20NE生化反应系列进行细菌鉴定。血平板用哥伦比亚琼脂加5%羊血配制而成。

  1.4  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操作及结果判定标准严格按照1999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药敏纸片及M-H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质控菌株采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2  结果

  2.1  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病原菌的比率  检出5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同期呼吸道检查病原菌的4.1%(53/1 303),占同期呼吸道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的10.9%(53/487),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29.1%;用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0.7%。

  2.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53例感染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81.1%(43/53);53例感染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3例(43.4%),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9例(17.0%),糖尿病7例(13.2%),恶性肿瘤化疗7例(13.2%),脑外伤5例(9.4%),脑梗死2例(3.8%);在院内外长期接受2种以上抗生素治疗51例(占96.2%),接受化疗7例(13.2%),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及放置各种侵入性导管等侵入性诊疗占54.7%(29/53)。

  2.3  药敏试验  5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5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略)

  注:R为耐药;I为中介;S为敏感

  2.4  治疗及转归  根据药敏结果,53例患者采用敏感药物治疗,疗程7~28d,其中22例痊愈,20例无明显好转,11例死亡;11例死亡病例中,5例死于肺部感染未控制,6例死于严重原发基础疾病。

  3讨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分布甚广,该菌在院内感染中日益增多,据全国医院内病原菌耐药检测网上显高2000~2001年的检出数是1998~1999年的2.6倍[2]。本检测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29.1%,居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之后,列第三位,现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据国内外文献报道[3~4],机体免疫低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是该菌感染的易发因素。在本文统计资料中,大多数是老年患者,并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并且广泛应用抗生素以及气管内插管、呼吸机的使用、中心静脉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治疗,使机体屏障功能受损,正常菌群受抑制,微生态平衡破坏,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这些均构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较敏感,对除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外的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低。可能是该菌外膜的低渗透性,造成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另则该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与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则是造成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已有报告证实[5、6]该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两种,即头孢菌素酶与金属β-内酰胺酶,前者能水解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克拉维酸可抑制其活性;后者能水解亚胺培南与碳青霉素类抗生素,不被克拉维酸抑制,2种β-内酰胺酶均可同时诱导产生,因而该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多种含有β-内酰胺抗生素天然耐药。对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高,可能同该类药物导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改变有关。因此,对一些有基础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和重症感染者,由于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下降,更易并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尽快作出病原菌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切勿盲目更替使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一旦确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并用最大的可接受剂量。另外,该菌分离率的增高可能与亚胺培南应用增多有关,这一现象告戒我们,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否则将可能造成更加严重耐药的菌株出现并流行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 陈民钧,王辉.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连续7年检测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375~381.

  [3] Hanes SD,Demirkan K,Tolleg E,et al.Risk-factors for late-onset nosocomial pneumonia cansed Dy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in critically in trauma patients[J].clin Infect Dis,2002,35:228~235.

  [4] 全博,张海燕,蔡中祥.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与其耐药特性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2):128~129.

  [5] Payne DJ,Cramp R,Bateson JH,et al.Rap id identification of metallo and serine beta lactamase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5):991~996.

  [6] Walsh TR, Mac Gowan AP, Bennett PM. Sequence analysis and enzyme Kinetics of the L2 serine beta-lactamase from steno trop hom onas maltophilia[J]. Antim 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7):1460~1464.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医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作者: 倪桂莲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