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12期

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对83例间日疟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参数及镜检白细胞形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间日疟患者WBC、HGB、RBC、PLT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对83例间日疟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参数及镜检白细胞形态改变进行分析。 结果 间日疟患者WBC、HGB、RBC、PLT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其降低程度依次为PLT、WBC、HGB、RBC;多数患者镜检白细胞可见“核左移”及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结论 检测患者血细胞参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对间日疟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必须予重视。

【关键词】  间日疟 血细胞 血小板 早期诊断


  The parameter transformation of blood cells of Plasmodium vivax patient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LI Xue-hong, HUANG Hai-yan, ZHANG Shu-zhen, et al.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Kuiyong, Shenzhen 518119, Guangdong,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 of parametes of blood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Plasmodium vivax and  analyz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re 83 Plasmodium vivax samples were tested by automated analyzer of the MAYRUI BC-3000plus. The parameters of WBC, RBC, HGB, PLT and the microscopic configuration of WBC were analyzed by the contrasting samples.  Results  The levels of WBC, RBC, HGB, and PLT were lower less than normal, and the reduction was in the order of PLT, WBC, HGB and RBC. Moreover, many patients’ WBC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karyon shifted to the left and the monocytes increased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of blood cells,especially the level of PLTIt can offer suggestion for early diagnosis of Plasmodium vivax malaria.
   
  Key words:Plasmodium vivax malaria; Blood cells; PLT; Early diagnosis

  迄今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传染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重点防治的六大热带病之一,虽然目前疟疾的诊断技术有了不少突破,但镜检找到疟原虫依然是疟疾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血常规+找疟原虫”仍是疑似疟疾病人最常见的检查模式,因此重视血细胞参数的分析,了解其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防止误诊漏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通过对83例间日疟患者的血细胞参数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群百分比(LY%)、中间细胞群百分比(MID%)、粒细胞群百分比(GR%)、血小板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白细胞镜下形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间日疟患者83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全部经血检找到间日疟原虫。其中男52例,女31例,平均年龄34.6岁,病程1~7d。健康对照组8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6.2岁。

  1.2  仪器  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OLYMPUS CX31生物显微镜。

  1.3  检测方法  (1)采集病人静脉血于EDTA2K真空管中混匀并涂厚薄血片待查。(2)静脉血标本用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3)血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1]找间日疟原虫并进行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83例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测定结果  间日疟患者HGB、RBC、WBC、PLT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其降低程度依次为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见表1。

  表1  83例间日疟血细胞参数测定结果(略)

  2.2  血小板  均值(79.10±43.2)×109/L,呈显著降低。血小板最低为20×109/L,最高为250×109/L,其中100×109/L以下者68例(81.9%)。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2.3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均值分别(128.7±14.8) g/L和(4.30±0.71)×1012/L,呈正常或轻度贫血,HGB最低为87g/L,最高170g/L,其中高于115g/L者69例(83.1%)。

  2.4  白细胞  均值(5.33±1.74)×109/L,呈正常偏低,最低2.1×109/L,最高13.2×109/L,其中3.0~6.0×109/L 者67例(80.7%),4.0×109/L以下者22例(26.5%), 100×109/L以上者2例(2.4%)。白细胞中间细胞群百分比(MID%)、粒细胞群百分比(GR%)增高、淋巴细胞群百分比(LY%)降低。39例(47.0%)白细胞直方图可见中间细胞群(MID)有较突起的峰(图1)。

  图1  健康人与间日疟患者白细胞直方图(略)

  2.5  镜下白细胞分类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百分比均值为0.12±0.04,>0.05者65例(78.3%),最高达0.23。单核细胞百分比均值0.11±0.03,>0.08者56例(67.0%),最高达0.25。

  3  讨论
   
  疟疾贫血的有无及程度主要决定于疟原虫的种类、感染的轻重、病程长短以及机体造血系统的代偿能力。因间日疟主要侵犯网织红细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红细胞破坏相对较缓,贫血程度一般较轻。疟疾发病初期由于患者发热出汗等原因血液有一定的浓缩,贫血要在发病一周后才明显表现。本文83例间日疟患者皆为早期病人,HGB低于115g/L者只有14例,结果表明HGB、RBC对间日疟的早期诊断并非敏感参考指标。
   
  疟原虫感染作为一种异体抗原成分,可造成机体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炎症过程。在83例间日疟患者中白细胞总数多数呈正常偏低,患者白细胞以3.0~6.0×109/L为最多,少数低至2.0×109/L,高于10.0×109/L仅占2.4%;大部分患者白细胞镜下可见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甚至少数可出现较幼稚粒细胞,呈轻中度“核左移”现象,且大多有单核细胞明显增加,常表现为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中间细胞群(MID)有较突起的峰。这一特征须与某些白血病血象相鉴别。
   
  本文83例间日疟患者血小板低于100×109/L以下者68例(81.9%),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是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分析中提示疟疾最敏感的参数。患者血小板降低的主要原因,PiguetPF等认为是由于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亢进或在免疫过程中疟原虫作为抗原产生血小板抗体,激活补体及FC受体,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2]。
   
  在临床上,间日疟患者血小板低于5.0×109/L者并不少见,但为什么未见由此引起的明显出血现象?方代华等通过对疟疾患者骨髓形态学分析,发现血小板减少者骨髓均呈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骨髓像,巨核细胞均有增生,且以颗粒巨及幼巨细胞为主,PLT降低而使骨髓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3]。本文83例间日疟患者大多PDW增高,MPV呈正常或偏高,表明患者血液中存在着体积较大的血小板,这可能是由于周围血中血小板的破坏增加,引起骨髓代偿性增生旺盛,产生了较多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大血小板,虽然总数不多,但因其代谢活跃、粘附力强,止血性也强。所以间日疟患者即使血小板降低比较严重,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出血倾向。
   
  综上所述,可见早期间日疟典型的血象特征为:血小板明显降低,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正常或偏低,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MID可见较突起的峰,镜下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增加。在临床上间日疟的血象特征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对于间日疟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因为疟疾发作早期,疟原虫有时较少,较难在血片中发现,如临床怀疑疟疾,血片却未找到疟原虫,而血细胞分析见典型血象,则仍要考虑疟疾,必须多次采血找疟原虫,防止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24.

  [2] Piguet PF,Kan CD,Vesin.Throm bocytopenia in animal model of malaria is associated caspase-mediated death of thrombocytes[J].Apoptosis,2002,7(2):91~ 98.

  [3] 方代华,邓星强,季强,等.疟疾儿童血液学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2l(16):1093.


作者单位:深圳市葵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9.

作者: 李雪宏 黄海燕 张淑贞 欧丽丽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