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2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7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急诊科和神经科在北方冬春季节常见的急症,致死、致残率高,部分昏迷患者经治疗意识恢复后2周~3个月的假愈期内可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本文收集了1998~2006年我院及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等四家医院29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DEACMP患者3......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急诊科和神经科在北方冬春季节常见的急症, 致死、致残率高,部分昏迷患者经治疗意识恢复后2周~3个月的假愈期内可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本文收集了1998~2006年我院及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等四家医院29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DEACMP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9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35例,按临床轻中重度分类标准:轻度70例,中度106例,重度119例,平均年龄41.25岁,按年龄分为4组:1组年龄≤39岁119例,2组40~59岁105例,3组≥60岁71例。37例DEACMP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时均有昏迷史,昏迷持续时间2~52h,假愈期1~25d;按DSM-Ⅲ-R痴呆分级为标准分成轻中重度痴呆,其中重度痴呆27例,中度痴呆5例,轻度痴呆5例。

  1.2 DEACMP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一氧化碳中毒病史;(2)有明确的假愈期;(3)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锥体系统及锥体外系功能缺损等;(4)颅脑CT、脑电图EEG呈特征性改变;(5)病程较长,治疗困难。

  1.3  治疗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发病后均予高压氧治疗;发病初期予糖皮质激素静点,逐渐减量,后改用口服;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神经细胞活化剂等药物;对症、抗感染,积极治疗并发症;恢复期给予针灸、理疗、有计划的自理行为训练。

  1.4  疗效判断标准 

  (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生活自理,能胜任日常工作;(2)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部分消失,生活部分自理,但不能胜任日常工作;(3)无效:病情无好转或加重。

  2  结果与讨论

  2.1  DEACMP发病率与发病机制 

  国内外文献报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为2.5%~30%[1~3],本组295例急性CO中毒患者,37例发生了DEACMP,发生率为12.54%,其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主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缺血缺氧机制;②再灌注损伤机制;③细胞毒性损伤机制;④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细胞内钙超载机制;⑤细胞凋亡;⑥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信使功能失调机制;⑦血管内活性物质损伤机制;⑧免疫功能紊乱。

  2.2  引起DEACMP的因素 

  ①CO中毒程度:本组37例DEACMP患者,其中重度CO中毒患者DEACMP发病率23.53%,高于中、轻度患者(分别为7.55%、1.43%),而治愈率明显低于后者,比较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本研究表明,CO中毒程度越重,DEACMP发病率越高,治愈率越低。②年龄:表2显示,295例急性CO中毒患者,年龄越大, DEACMP发病率越高,开始好转和治愈时间越滞后,治愈率越低。③基础疾病的影响:表3结果提示,如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CO中毒,其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将明显升高。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时间越长,脑部缺血缺氧越严重,越易发生DEACMP。⑤治疗是否及时、彻底,是否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结合药物,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其治疗时限越长,脑病发生率越低,愈后越好。表1  不同程度CO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比较(略)表2  不同年龄CO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及恢复情况比较(略)注:Ⅰ组与Ⅱ组,Ⅰ、Ⅱ组与Ⅲ组相比,P<0.01。表3  基础疾病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略)注: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P<0.01,△P<0.05。

  2.3 DEACMP主要临床表现 

  (1)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等。(2)精神症状:行为异常,情绪失控或兴奋、抑郁、躁动不安、胡言乱语、答非所问等。(3)锥体系统功能障碍:偏瘫、失语、偏盲、感觉障碍等。(4)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步态不稳,帕金森氏综合症,舞蹈样动作等。(5)癫痫发作。(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失眠,多汗等。(7)周围神经炎。

  2.4 影像学改变与临床 
  
  所有DEACMP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急性期病变多位于大脑皮质下、双侧脑室旁半卵圆区白质及苍白球为主的基底节区。病灶基本对称分布,大小不等,多发散在,团块状或融合成片。恢复期多有脑萎缩、脑室扩张或局部软化灶形成。急性期临床症状重于影像学改变,而以皮质下基底节同时损害者临床症状最重、恢复慢、后遗症多。分析其发病机制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大脑半球广泛缺血缺氧,而大脑白质在解剖学上其血管分布较少,对缺氧敏感,故受损严重,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膜粗糙,继而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而白质弥漫性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白质脱髓鞘改变。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可使脑白质上下传导束功能严重受损,不能维持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从而产生以痴呆为主的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2.5 脑电图改变与临床 

  治疗前后295例DEACMP患者EEG检查显示:发病时其EEG特点主要是基本节律变慢,出现两半球广泛性δ或θ活动,部分呈广泛异常背景上局灶明显,多为额颞区δ和θ波,随病情好转,部分广泛异常的EEG可转变为局灶性异常,亦多为额颞区δ和θ波,与文献报道相符[4~6]。综合分析脑电图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越高,中毒及痴呆程度越重,其EEG异常程度越高(见表4);治疗前后的EEG检查较影像学检查更有助于判断病情、疗效及预后分析。表4  37例DEACMP患者EEG结果与痴呆程度的相关分析(略)注:r=0.457,P<0.001。

【参考文献】
    [1]邱泽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31(1):56~57.

  [2]余海,潘晓文,孟娟,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20:26~28.

  [3]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61.

  [4]Minsk.A brain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neuropsychi-atric sequelae following acute earbon monoxide intoxication[J]. Acta Psychiatrica Scand, 1986,73:80.

  [5]侯永华.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脑电地形图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5,17(2):123~124.

  [6]马全有.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J].临床脑电学杂志,2000,9(1):36~37.


作者单位: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作者: 陈奕桦,陈慧敏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