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3期

二期梅毒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与梅毒发病的相关性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二期梅毒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56+、CD19+的淋巴细胞,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梅毒患者CD3+、CD4+、CD56+、CD4......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二期梅毒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56+、CD19+ 的淋巴细胞,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梅毒患者CD3+、CD4+、CD56+、CD4+/CD8+ 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或P<0.001), CD8+ 与CD19+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且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梅毒;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

  Level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NK cells and B cells in syphilitic patient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ZOU Xun-hui, FAN Yi-ming, WU Zhi-hua.

  1.Hu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Dermatology, Huizhou 516008,Guangdong,P.R.China;

  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 524001, Guangdong,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B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syphilis and its clini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level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D3+、CD4+、CD8+、CD56+、CD19+  were detected with flow cytometry in 30 secondary syphilitic patient and 20 normal controls and th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s analzed.  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CD3+、CD4+, NK cells and the ratio of CD4+/CD8+  were lower(P<0.05 or P<0.001)than those of normal controls, while the percentages of CD8+ 、CD19+ cell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re prominent suppression of cellular immunity in secondary syphilis patients is observed and the change of T-lymphocyte subsets and NK cells were closely with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syphilis.

    Key words:Syphilis; T-lymphocyte subsets; NK cells; B cells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梅毒亚种(T.pallidum ssp pallidam, Tp)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机体对Tp抗原的免疫应答是清除Tp和造成组织细胞损害,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根本因素。细胞免疫反应是梅毒感染期间发生皮肤病变的主要原因[1],但是进入血液后的Tp是如何影响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对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对照,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在梅毒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临床资料 

  收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二期早发梅毒患者共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8~48岁(30.6±7.5)。所有病例均为初诊,未经驱梅及其它处理,血清RPR及TPPA试验均阳性,而HIV,HBV,HSV-Ⅱ均阴性。正常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男8例,女12例,年龄18~50岁(30.3±8.4)。近4周内未感染其他疾病,未进行免疫接种及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史。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

  1.1.2 仪器 

  FACSCAN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其激光工作条件为镭射光源,波光为488nm,功率15mW。

  1.1.3 试剂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lymphogramTM, 波士顿Exalpha Biologicals公司),该试剂盒为混合荧光抗体,包括CD8-FITC、CD19-FITC、CD3-PE、CD56-PE、CD4-PECy5;红细胞裂解液(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

  1.2 方法 

  取上述观察对象肝素抗凝血100μl,加入淋巴细胞检测试剂25μl,混匀,室温避光染色20min;加入2ml红细胞裂解液,室温避光放置10min;1 5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磷酸盐缓冲液(PBS)2ml,混匀,上机。从采标本到上机均在4h内完成。

  1.3 数据处理 

  用美国BD公司Lysis软件、SPSS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3+、CD4+ T淋巴细胞、CD56+ NK细胞比例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D4+/CD8+细胞 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CD8+ 细胞、CD19+  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图1~2。表1  梅毒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略)

  3 讨论

    人类的正常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协作与相互制约,以形成适度的免疫应答,使之既能清除抗原性异物,又不损伤机体的自身组织。若某一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机体就出现免疫紊乱,并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代表了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是机体抗感染的重要免疫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3+(总淋巴细胞)、CD4+、CD56+ 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提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现象,与Pope等[3]报道相符。显然,外周血中缺乏致敏的T淋巴细胞就不能形成由Th细胞介导的对TP抗原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或降低DTH的强度,导致机体杀灭TP能力下降,以至造成TP潜伏体内形成慢性感染。与国内类似研究显示CD8+ 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增多[4,5]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CD8+ 细胞与正常人相比较未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所选用病例、所用试剂及检测方法等有关。但本研究中CD3+、CD4+细胞数量的减少,造成CD8+细胞数量相对增多,CD4+/CD8+比值下降,其临床及免疫学意义相同。NK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及获得性细胞免疫的核心调节细胞,NK细胞通过分泌IFN-γ维持Th1的优势状态,NK细胞的存在决定着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前体细胞向成熟CTL的分化并且控制着记忆细胞的形成[9]。CD56+是NK细胞表面标志的一种,CD56+NK细胞占外周血NK细胞总数的75%以上,且体内活化的NK细胞大多数为CD56+NK细胞[2],因此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及皮损中缺乏CD56+NK细胞[6]必然导致机体对TP的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或维持时间缩短,从而降低机体消除体内TP的能力,导致TP潜伏体内形成慢性感染。梅毒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3+细胞的数量分布与皮损内的T细胞分布数量几乎完全相反。皮损中浸润的T淋巴细胞主要为CD4+、其次为CD8+T细胞[6,10],而外周血中CD3+、CD4+细胞及CD4+/CD8+细胞 比值均降低,CD8+细胞相对增多,提示皮损内CD4+、CD8+细胞的变化与外周血中以CD4+、CD8+细胞数的变化密切相关。造成这种皮损内与外周血中CD4+细胞相分离的现象,可能是外周血中有一部分活化的CD4+细胞被选择性地吸收进入皮损中,使皮损中CD4+细胞数增多,而循环中CD4+细胞数减少;也可能是由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造成的,这种现象可能是细胞对抗原生理性反应机制的一部分,同时也可能形成一种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耐受[12]。由AICD引起的特异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减少或活性下降可能是导致梅毒慢性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细胞免疫功能在一期梅毒时未见明显改变[11],直到二期梅毒时才出现明显改变;我们推测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细胞减少及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可能是慢性感染的结果,而不一定是原因。另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显示,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19+细胞(B细胞)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体液免疫功能似未受到明显抑制,支持梅毒免疫是以细胞免疫为主的观点。总之,未经驱梅治疗的二期梅毒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及NK细胞减少可能是引起TP根除不全,以致形成梅毒慢性病程和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Fraser CM, Norris SJ, Weinstock GM, et al.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repon ema pallidum, the syphilis spirochete[J]. Science, 1998, 281(17):375~388.

  [2]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M]. 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501.

  [3]Pope V, Sandro AL, Larsen SA, et al. Flow cytometry of peripheral lymphocyte immunophenotypes in persons infected with treponema pallidum[J]. Clin Diagn Lab Immunol, 1994, 1(1):121~124.

  [4]朱慧兰,曾志荣,叶兴东,等. 梅毒患者细胞免疫的研究[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4):139.(下转第400页)

作者: 邹循辉,樊翌明,吴志华作者单位:1.惠州市皮肤病医 2013-9-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