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6期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两年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阜阳市建工医院内科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并与对照组对比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男78例,女12例,年龄10~58岁,平均(35。2)岁,均为住院治疗患者。诊断参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其中慢性肝炎轻度38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阜阳市建工医院内科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并与对照组对比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男78例,女12例,年龄10~58岁,平均(35.1±10.2)岁,均为住院治疗患者。诊断参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其中慢性肝炎轻度38例,中度52例,病程0.6~11年,平均(2.3±1.8)年。

  1.2  治疗方法  随访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病例﹑病程﹑病情﹑年龄﹑性别及实验指标相仿,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应用拉米夫定100mg[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口服 ,每日1次,疗程两年,辅以维生素B﹑C族及一般护肝药,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抗病毒药物﹑降酶药等。治疗组除不用拉米夫定外,护肝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治疗组。并与停药后3月、6月、9月、12月和24月随访观察上述指标变化及疗效。治疗期间有专人观察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及用药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显效,HBeAg和HBV DNA同时转阴,肝功能恢复;有效,HBeAg或HBV中一项转阴,肝功能恢复或ALT下降50%以上;无效,HBeAg、HBV DNA  均未转阴,ALT下降不到50%或肝功能无好转甚至恶化。结果采用配对资料对比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P<0.01);治疗组肝功能指标,ALT恢复率(91%)优于对照组(74%),P<0.05;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效见表1,停药后两年,随访结果见表2。副反应主要有发热、头痛、头昏、局部肌痛等。罕见的有感觉异常和磷酸肌酸激酶升高[2],停药后均可自行缓解。

  表1  疗程结束时两组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有效的疫苗和适当的接种策略最终将减少HBV感染的发生率。由于乙肝是一种病原明确的感染性疾病,对已形成的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化疗无疑是阻止肝硬化进程及肝癌发生的唯一选择。拉米夫定(3TC),是一种新一代核苷类高效抗乙肝病毒药物[3],全称2’, 3’-双脱氧3-硫胞嘧啶核苷,在体内外能很好地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是治疗艾滋病鸡尾酒疗法中的主要成分。由于近年来发现HBV的复制亦需逆转录过程及逆转录酶活性,因此将3TC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用2.2.15细胞株作为HBV慢性感染的细胞模型证实,3TC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感染HBV的黑猩猩使用后血清中HBV迅速消失,低于可测水平。3TC要发挥抗病毒作用,必须在细胞内磷酸化,形成3TC 5’三磷酸盐(3TC-TP)[4]。目前认为3TC有多种可能的机制抑制H BV复制,但精确作用方式尚不完全清楚。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机制认为:慢性乙肝患者是处于免疫清除期的HBV感染者,使用高效的病毒抑制剂后,使肝细胞内HBV复制近乎停止,释放入血中的HBV-DNA和抗原减少;免疫清除机制作用的新的靶抗原(主要是HBcAg)合成减少或停止,肝脏炎症亦逐渐减轻或停止;肝细胞内HBV抗原在机体免疫机制作用下逐渐被清除。肝细胞内HBV最终清除与否,主要取决于宿主自身的免疫清除能力。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3TC治疗后可以缓解病情,并有可能清除HBV感染,因此是3TC的最佳治疗对象。3TC还可用于伴有HBV复制的肝硬化,甚至失代偿的患者[5]。拉米夫定作为一种有效的的抗HBV药物,其使用和停用均有一定指征。我国近几年多数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组的指导意见,部分患者由于难以承受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压力,不按服用足够疗程,另有部分患者因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对服用此药依从性不足,考虑不全而停药[7]。据研究大部分患者未按专家指导意见停用,停药后多数患者未定期随访,为了减少复发结果,停用拉米夫定后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病情复发并给予相应治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 Lai CL, Ching CK,Tung AKM,et al. Lamivudine is effactive in suppressing hepatitis B virus DNA in chines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s: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Hepatology,1997,25:242~244.

  [3] Krogsgaard K, Bindslev N,Christensen E,et al.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lphainterfer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is independent of pre-treatment variables,result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10 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s[J]. J Hepatol,1994,21:645~655.

  [4] Severini A,Liu XY, Wilson JS,et al.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of duck hepatitis B virus polymerase by(1)-β-L-2,3-dideoxy-3’-thiacytidine.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nherapy,1995,39:1430~1435.

  [5] Kirishima Toshiniko,Okanoue Takeshi.Daimon,Yukiko,et al. De-Tenction of YMDD mutant using a novel sensitive method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type B patients before and during lamivudine treatment[J].Jheptol,2002,37:259~265.


作者单位:阜阳市建工医院内科,安徽 阜阳 236000

作者: 李顺涛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