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7期

糖尿病患者团队治疗效果评价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团队与集体心理治疗在糖尿病(DM)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把120例DM患者中的60例融入DM团队管理,并结合集体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值变化。结果经团队、集体心理治疗后诸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融入DM团队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团队与集体心理治疗在糖尿病(DM)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把120例DM患者中的60例融入DM团队管理,并结合集体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值变化。 结果 经团队、集体心理治疗后诸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结论 集体心理治疗融入DM团队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 团队治疗 集体心理治疗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身心医学的发展,人们日益注意到心理、社会性因素在DM中的致病作用,我们将集体心理疗法及糖尿病健康教育融入DM治疗团队,旨在拓宽糖尿病治疗的思路[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入门诊糖尿病患者120例,男56例,女64例,年龄>30岁。诊断标准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体重指数(BMI)25.05±5.13,腰臀比0.90±0.03,空腹血糖(FPG)≥7.0%,糖化血红蛋白(GHbA1c)>7.5%,血压(BP):收缩压(137.65±20.87)mmHg,舒张压(80.56±11.60)mmHg,病程6个月~20年,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心功能不全及严重感染。将120例DM患者随机1∶1分为两组,两组性别、年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以团队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

  1.2  方法

  1.2.1  医疗执行措施  糖尿病团队治疗由临床医生、心理治疗师、营养师、临床护士组成。治疗方法包括一般评估、床边教育、心理支持、课堂教育、课后随访。

  1.2.2  患者团队联系帮助  由医务人员把糖尿病患者组织起来,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由数十人组成,并选出组长。集体心理疗法的主要方法是讲课、讨论与示范。

  1.2.3  临床监测指标  每日测量血压、每周监测空腹血糖2次,治疗3个月观察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糖采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团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1。

  2.2  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理解和医疗措施执行的比较  在团队治疗组:通过宣传,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了解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对于每例糖尿病患者,都应确立血糖控制目标。患者掌握了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使用降血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按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正确监测血糖,生活规律,戒烟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通过宣传,患者掌握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原则,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下降。在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仍采取传统的饮食药物治疗,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不重视,经常吸烟饮酒,运动量不合理,饮食药物治疗不能持之以恒,不能正确监测血糖,间断用药、随意用药现象严重,血糖控制不理想,导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生活质量下降。

  表1  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DM各指标比较(略)

  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简称血糖)水平增加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2]。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医疗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糖尿病现代综合疗法已远远超出了以往传统的治疗观念。健康教育被公认是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2]。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和异常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不利于治疗。不良心理因素可促发或影响DM病情,反过来又加重心理障碍,形成恶性循环[3]。
   
  在集体心理治疗中,我们根据患者中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因素,深入浅出地对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症状表现、病因、治疗和预后,寻找、挖掘患者的积极因素。患者通过听课、分组讨论,可消除对糖尿病治疗中的疑虑和错误想法,提出下一步自己治疗中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及解决措施。并邀请治疗较好的患者进行经验介绍,通过现身说法,以经验之谈感染他人,互相交流,起到示范作用。这是帮助患者重新调整身体、精神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过程,也是患者与医生共同创造新的生活的过程[3,4]。
   
  在集体心理治疗同时,我们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了由临床医生、运动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组成的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团队管理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共同管理患者,使患者在饮食、运动、日常行为与习惯、用药、监测血糖等方面均得到全面的指导[5]。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将集体心理治疗融入DM团队治疗,治疗组治疗后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效果,慢性病健康教育,心里咨询的重要性得以体现。通过糖尿病团队治疗,体现出治疗的人性化服务。本临床研究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景录先.DM心理疗法及其实施[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32.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87~814.

  [3] 王湘,朱熊兆,王丽.抑郁情绪及负性态度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32~34.

  [4] 楼青青,徐玉斓.糖尿病团队管理模式的实施[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02,17(2):21~23.

  [5] 杨华渝.一些常见疾病的心理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1999,79(3):234~235.


作者单位:海南现代女子医院内科,海南 海口 570206.

作者: 孙少华 叶琳 宋艳汝 黄秀妹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