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9期

富马酸喹硫平对高血压并发精神分裂症血压的影响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单纯应用降压药物和降压药物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48例确诊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拜心同30mg/d,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口服拜心同30mg/d同时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疗程12周,观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单纯应用降压药物和降压药物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降压疗效。 方法 48例确诊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拜心同30mg/d,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口服拜心同30mg/d同时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疗程12周,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抗精神分裂症治疗联合降压药物12周后,SBP由(164.51±10.92)降至(125.61±8.97)mmHg,DBP由(110.51±4.56)降至(76.25±5.24)mmHg,总有效率为83.6%,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对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

【关键词】  高血压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分裂症药

近年来,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除与遗传、生活方式、肥胖等有关外,还与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2004年6月~2006年12月以来,笔者对比观察了单纯应用拜心同和拜心同与富马酸喹硫平片、心理干预联合应用对治疗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48例确诊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2]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排除了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患者及不能定时接受医护人员监控的患者,实验前,受试者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物及可能对高血压有影响的药物。男31例, 女17例;年龄41~65(50.3±7.2)岁;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上20例(占42%),初中以下24例(占58%)。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2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史、文化程度以及治疗前血压、心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及前瞻性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拜心同3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商品名: 启维,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0~600mg/d并进行心理干预,共12周,观察治疗效果。②观察指标及方法:偶测血压:患者每2周随访1次。治疗前后2、4、6、8、12周分别检测血压,每次使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同一侧手臂坐位血压,患者应在椅子中至少安静地坐5min,脚应着地,手臂放在心脏水平,每次测量2次,取平均值。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DBP下降>10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85mmHg),或SBP下降20mmHg。()有效:DBP下降<10mmHg,但已经正常或SBP下降10~19mm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3  统计处理  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降压幅度比较  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降压幅度比较(略)

  注:两组治疗后降压效果明显,*P<0.0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略)

  注:*P<0.01。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为基因遗传性疾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3]。持久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是引发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可增加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过程。
   
  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社会各种压力增加, 导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4]。精神分裂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 精神分裂症本身就是一组严重的心理(精神)疾病,是一种不良心境,而它又可导致躯体各种生理生化功能的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障碍, 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患病的治疗态度及服药依从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治疗的困难,从而影响康复过程[5]。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伴精神分裂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精神分裂症治疗, 能减轻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 还能改变患者治疗态度, 提高患者遵医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有效的控制血压, 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及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促进其改变不良行为方式,能明显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但是积极的治疗态度、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需要一个长期坚持过程。而通过医院对患者进行指导治疗,这个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因此有必要对社区服务工作进行实质性的扩大,扩大社区医疗服务的范围,尽可能在这些家庭中为他们提供帮助。
   
  因此,对年高血压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采用新型抗精神分裂症剂富马酸喹硫平片进行抗精神分裂症治疗和心理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同时也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

 

【参考文献】
    [1] 武亚峰,冯彩云,张爱景,等.防治高血压应重视综合措施[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10(3):150.

  [2] 曹国良,乔永芳,戴蓉芳.中美欧高血压指南之比较[J]. 医学与哲学, 2005,26(5):46~47.

  [3] 汪顺银,黄德嘉,张耿新,等. 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31(4):244.

  [4] 费立鹏(MichaelR.Phillips).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2~10.

  [5] Matteson MA, Bearon LB, Mc Connell ES. Psychoso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ageing.In:MA, Mc Connell, ES Linton, AD (ed). Geron to logical nursing ard end[J]. Philadelphia:WB Saunders,1997,636.


作者单位:海南省安宁医院,海南 海口 571101.

作者: 许开宁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