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9期

宜兴市职业人群布鲁菌病监测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宜兴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点职业人群的从业人员采血进行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筛查。结论发现布鲁菌病新感染病例,有必要在全市开展布鲁菌病监测,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以控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宜兴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重点职业人群的从业人员采血进行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筛查。 结果 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79%,查出病人1例,布鲁菌感染者4例。 结论 发现布鲁菌病新感染病例,有必要在全市开展布鲁菌病监测,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以控制布鲁菌病流行,严防布鲁菌病从输入性转为地方性。

【关键词】  布鲁菌病 监测 职业人群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多在北方省份流行。2007年8月1日,国家疾病信息报告系统报告,宜兴市杨巷镇一村民(羊肉交易市场从业人员)因间歇性发热5个月到上海长海医院就疹,经血培养出马耳他布鲁菌阳性,被确诊为布病。
   
  宜兴市历史上未有过人畜患布病的报告,为了解该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制定宜兴市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年11~12月对宜兴市唯一的羊肉交易市场(杨巷镇羊肉交易市场)内从事屠宰、加工、贩卖的从业人员进行布病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杨巷镇羊肉交易市场内从事屠宰、加工、贩卖的从业人员。

  1.2  材料  布鲁菌虎红平板试验抗原、试管凝集反应布鲁菌菌液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生产,批号2006.3,失效期2008.3。

  1.3  方法

  1.3.1  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后取血清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

  1.3.2  布病抗体检测  具体操作按国标文献方法[1]进行。所有待测血清先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进行初筛,在4min内肉眼判定结果,任何程度(+~#)的凝集均判为阳性,完全不凝集为阴性。凡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SAT),SAT滴度1:100(++)以上者判为阳性。

  1.3.3  对SAT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有持续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症状及体征者确诊为病人[1]。

  2  结果

  2.1  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血132例(份),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5例,血清抗体阳性率3.79%,进一步做SAT,5例的SAT也全部阳性。

  2.2  SAT阳性者的流调结果  1例SAT阳性者有乏力感,关节常酸疼。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1]确诊为病人;另外4例阳性者目前无任何不适感,判定为布鲁菌隐性感染者。

  2.3  不同职业工龄的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职业工龄越长,血清抗体阳性率越高,用精确概率法计算双侧概率F=0.011<0.05,职业工龄之间有区别,可以认为职业工龄越长,人畜接触的机会越多,感染的危险性就越大,见表1。

  表1  不同职业工龄的从业人员布鲁菌感染情况(略)

  2.4  不同性别人群的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男性65人,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2例(3.08%);女性67人,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3例(4.48%),用精确概率法计算双侧概率F=1>0.05,说明男女之间感染率无差别。

  3  讨论
   
  布病是一种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等途径传播[2]。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布病流行较为广泛,人群感染率可高达12.13%[3]。宜兴原为非疫区,杨巷羊肉交易市场每年在9月到来年的2月间进行羊肉交易,每年山羊交易量约有10万头。其中本地羊占70%左右,以当地农户散养为主,外地输入羊占30%左右,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南、内蒙、安徽等地。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较快,跨省、地区牲畜交易日益频繁,外地牲畜大量流入,由于各省、地区之间牲畜交易检疫制度不健全,在交易过程中又不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同时存在一部分私下交易,造成传染源输入和输出[4],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畜牧的饲养、贩卖、交易、屠宰、检疫等环节逐渐失去控制,为布病的传播创造了客观环境[5]。
   
  宜兴历史上从未有过关于布病的报道,本地人群对布病的相关知识及防治要点基本不知,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牲畜的交易、屠宰、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缺少必备的防护措施,增加了病菌感染机会[6],因此要积极开展预防布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宣传“预防布病,保障健康,发展畜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和意义。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制定适应新形势的防治措施,卫生、农牧、工商等部门要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管理,严防布病牲畜及其产品在流通和交易中造成危害[5]。特别是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教尤为重要,疾控中心、健教所、镇政府应结合布病发病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该人群防病意识。本监测是在宜兴市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所反映的是该市高危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而宜兴市畜牧养殖户、其他普通人群布鲁菌感染水平及畜间布病感染情况等,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监测,以严防布病从输入性转为地方性。
   
  (本次布病监测得到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中心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委会,卫生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2] 姜顺求.布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2.

  [3] 冯立忠.山西省近几年布病流行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布病增刊,1990,(5):19.

  [4] 冮森林,王季秋,王大力,等.近年我国布氏菌病疫情极其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5,20(5):297~300.

  [5] 李经纬.城镇居民应当警惕布氏菌病侵袭[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22(5):367~368.

  [6] 刘翠芝,马有祥,董立泉,等.2006年山东省东营市一起布鲁氏菌病爆发流行的调查[J] .疾病监测,2007,22(7):500~501.


作者单位: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宜兴 214206; 宜兴市杨巷医院,江苏 宜兴 214001.

作者: 陈凯 邹伟飞 程军强 陈建农 文文 薛志强 李学兵 狄国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