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0期

预见性干预措施在治疗脑囊虫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措施在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诊断脑囊虫病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预见性干预措施程序护理,对照组按常规程序护理,均采用口服吡喹酮、阿苯达唑进行治疗。结果预见性护理组,荨麻疹、肝功损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干预措施在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诊断脑囊虫病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预见性干预措施程序护理,对照组按常规程序护理,均采用口服吡喹酮、阿苯达唑进行治疗。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荨麻疹、肝功损害、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等杀虫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预见性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吡喹酮、阿苯达唑杀虫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预见性干预措施;脑囊虫病;吡喹酮;阿苯达唑;杀虫反应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measures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cysticercosis.

  LI Hui, MAO De-hua, CHEN Hong-qi, et al.

  Shandong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Jining 272033, Shandong,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measures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cysticercosis with praziquantel and albendazole.  Methods  The 286 hospitalized cerebral cysticercosis patients in the Institut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oth ttreated with praziquantel and albendazole.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anaged by predict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measures and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conventional on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ysticercidal reaction, such as urticaria, the functional lesion of the liver, epilepsy,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n observed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predict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te of cysticercidal reaction due to administration of praziquantel and albendazole and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Predict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measures predictive intervening measures;Cerebral cysticercosis;Praziquantel;Albendazole ;Cysticercidal reaction

    脑囊虫病系猪囊尾蚴寄生于脑、脑膜、脑室内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占囊虫病的52%~85%[1],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吡喹酮、阿苯达唑为治疗脑囊虫病的特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程度不同的各种杀虫反应,如荨麻疹、肝功损害、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等。为降低杀虫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86例脑囊虫病患者,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及常规程序两种方式的管理效果以及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脑囊虫病患者286例,其中男性194人,女性92人,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均在3年之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6例,对照组140例,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血清和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以及头颅CT或MRI检查均符合1996年第三次全国囊虫病学术研讨会修改后的脑囊虫病诊断标准[2]。

  1.2  方法

  1.2.1  用药方法 

  采用口服吡喹酮、阿苯达唑进行治疗,具体方案为:根据病人感染程度按吡喹酮20~50mg/kg·d×12d,阿苯达唑10~20mg/kg·d×12d, 2~3个月后开始第2疗程,吡喹酮30~50mg/kg·d×15d,共治疗3~4个疗程,6个月后复查脑CT。

  1.2.2  预见性干预措施方法 

  观察组由责任护士与医生一起采集病史,主动询问病情,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预见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根据医嘱进行常规护理。

  1.2.3  疗效判定标准[3] 

  (1)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虫病灶已消失或仅存小量钙化灶。(2)好转:症状和体征改善但未消失,头颅影像学检查囊虫病灶好转但未消失。(3)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存在或加重,头颅影像学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1.2.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整理,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由表1可知,两组结果对比显示,预见性干预措施组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药物治疗过程中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表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中杀虫反应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678,P=<0.05;bχ2=10.743,P=<0.05;cχ2=17.015,P=<0.05;dχ2=41.993,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由表2可知,预见性干预措施组和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63%、94.29%。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3.998,P<0.05)。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3.1  预见性干预措施  研究表明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过程中,有60%~70%的患者脑实质囊虫病灶消失[4]。吡喹酮直接作用于囊尾蚴头节,增加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而导致虫体挛缩和麻痹,杀虫作用迅速。阿苯达唑主要使虫体发育受阻,导致缓慢死亡[5]。但由于两种药物都作用于虫体,囊虫变性坏死,释放大量异体蛋白,进入组织和血流中,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溶解细胞本身和周围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杀虫反应,从而给患者带来沉重心理负担和躯体痛苦。为保证服药安全,降低杀虫反应率,缓解患者心理和躯体痛苦,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根据预防后治疗的原则,通过脑囊虫病人的病情症状评估,主动采取相应预防性干预措施。

  3.1.1  头晕头痛是脑囊虫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往往由于反复发作,加之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容易对疾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应该在药物治疗之前进行主动心理护理,加强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时注重心理疏导[6],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3.1.2  为减少荨麻疹的发生率,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提前告知患者服药后其发生的可能性,如有过敏史更应做好预防性措施。服药可适当减量,嘱患者多卧床休息,食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使用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异性蛋白。鼓励病人多饮水,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

  3.1.3  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常见有肝功能损害,因此服药前必须做肝功能检测,详细了解患者有无肝脏损害的病史,肝功能正常者方可服药。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疾病的患者,用药更要谨慎,控制用药量,服用阿苯达唑期间,要配合用保肝及降转氨酶药物。还要做好饮食护理,建议患者每日摄取足量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并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酒,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密切观察患者,当出现疲乏、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时,建议患者及时检查肝功,并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或停用阿苯达唑。

  3.1.4  癫痫是由于服抗囊药后大量囊虫肿胀、变性、释放毒素及代谢产物,使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升高诱发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7]。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讲明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使其有思想准备,指导病人掌握预防癫痫的知识,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癫痫发作前兆,加强自我保护。如在服药期间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幻视幻听、感觉异常、肢体或局部抽搐等情况时,提示有癫痫大发作的可能,应及时停服抗囊药并通知医生酌情处理。

  3.1.5  颅内压增高是最常见的严重杀虫反应,主要由于死亡囊虫对周围组织的炎症刺激引起脑水肿所致。脑水肿或颅内压急骤增高,可导致脑疝[8]。在服吡喹酮、阿苯达唑时,一般禁用腰椎穿刺检测颅压,可根据经验,酌情静脉滴注适量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预防颅内压增高。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适当限盐,注意水电解质紊乱。当患者头痛剧烈难忍出现烦躁时,应及时对症处理,勿轻率给予镇静剂。

  3.2 预见性干预措施的积极作用

  预见性干预措施程序使医护工作由被动变主动,更加责任化、系统化、规范化,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护理效果[9]。在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患者过程中,应用预见性医护程序,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严密观察病情,提前或适时的采取有效措施,以缩短治疗的时间,显著降低了杀虫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干预措施组过敏反应发生率降低29.42%,癫痫发作降低59.58%,肝功能损害降低57.14%, 颅内压增高降低80.36%,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χ2=3.998,P<0.05),说明预见性干预措施在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患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15~717.

  [2]全国囊虫病专家指导组.脑囊虫病临床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判定标准[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12(6):164.

  [3]甘绍伯.全国囊虫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2,15(1) :Ⅹ- Ⅺ.

  [4]郭冬梅.脑囊虫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3(28):114~117.

  [5]葛凌云,李庆山,王金祥. 囊虫病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4(3):224~225.

  [6]陆敏. 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护患关系[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4):380~381.

  [7]葛凌云,李庆山. 囊虫病的诊治[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66.

  [8]王维治.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

  [9]于海霞,王丽娟,王淑红. 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9):859.


作者单位: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 济宁 272033.

作者: 李慧,毛德华,陈红旗,吕桂月,陈延平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