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0期

肝吸虫感染1例误诊原因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关键词】肝吸虫。误诊患者,男,43岁,壮族,库区居民。B超提示为肝吸虫声像图,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吸虫ELISA法检测,肝吸虫抗体阳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肝吸虫;误诊

  患者,男,43岁,壮族,库区居民。反复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每天排稀便2~3次,乡村卫生单位反复按慢性胃炎治疗8个月无效。2008年2月6日市级医院B超提示为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炎。住院:反复上腹部胀痛1月余。查体:体温37.5℃,呼吸20次/min,脉搏62次/min,血压16/10kpa,体重68kg;肝病面容,面部皮肤、眼巩膜轻度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腹平软,腹水征阴性,无叩痛,余无著变。肝功能TBil 42μmol/L,DBil 28μmol/L,ALT 63U/L,AST 35U/L,A/G1.4:1。HBsAg阳性,抗-HBc阳性。血常规正常。诊断为乙肝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复方丹参片、维生素B1片等护肝、疏肝疗法,症状无明显好转,第3d出院。 

  3月10日,在另一家市级医院B超提示为血吸虫病到本中心住院。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常规与上述住院检查结果相似。全家人喜食生鱼。尿常规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肾功能、心电图、胸X光拍片等正常;B超提示为肝吸虫声像图,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吸虫ELISA法检测,肝吸虫抗体阳性;粪便水洗自然沉淀集卵法,高倍显微镜检查,肝吸虫虫卵4 538个/g。住院确诊为肝吸虫感染、胆囊结石、胆囊炎;乙肝病毒携带。给予吡喹酮片剂(规格0.2g/片), 3片/次, Po, Tid, 疗程5d。辅以抗菌素、能量合剂、护肝药。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正常,第6d出院。嘱其3个月后复查粪便等。

  讨论
 
  肝吸虫分轻、重、严重等3度感染[1]。轻度感染无临床症状或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利于诊治。重度感染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误诊为慢性胃炎[2]。严重感染时肝吸虫及其化学物质在肝内胆管慢性剌激,肝组织炎症改变或纤维组织增生。肝吸虫、肝硬化、血吸虫B超声像图有其共同点,即组织光点增粗、密集、分布不匀;未加分析、鉴别,B超误诊为肝硬化或血吸虫病[3]。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异常,HBsAg和抗-HBc阳性与乙肝黄疸型相似和B超提示的肝硬化,导致首次住院误诊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无脾肿大重要体征,诊断肝硬化(不成立),疏忽了对病情的全面了解、分析,导致误诊。诊断时应注意:(1)流行病学史,包括食生或半生鱼、虾史。(2)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或明显升高,是阻塞性黄疸指征之一,分析阻塞原因。(3)B超肝内不明原因的光点增粗、密集、分布不匀;肝内胆管弥漫性扩张,管壁增厚呈小等号样改变[4]。(4)肝吸虫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阳性。(5)粪便水洗自然沉淀集卵法等检查,找到肝吸虫虫卵可确诊。

【参考文献】
    [1]李雍龙. 人体寄生虫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3~104.

  [2]王敏, 王光西.11例肝吸虫病的误诊、漏诊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7(5):90.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92~598.

  [4]朱玉霞, 王克辉,田晔,等. 淮南地区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4):254.


作者单位:贵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贵港 537100.

作者: 梁树德, 吴艳蓉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