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4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4%,未找到诱因的6例,占28.6%。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 8%;最多发生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 占41.4%;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 占71 .4%;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多种原因可促发,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通过护理干预,排除不良因素,促进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 bosis,CVST)是一种梗死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3.5%~10%左右, 80%的患者有发病诱因[1],根据病变性质和临床特点将病因分为炎性型和非炎性型两类,本文对我院确诊CVST患者17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CVST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并进行护理干预, 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01年至2006年8月在本院住院患者21例,其中男性6 例,女性 15例,年龄19~75岁, 平均40岁,全部患者经MRI、MRA检查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1.2  方法

    临床分析: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回顾复习病例,分析CVST发病诱因,病因、临床症状, 并对CVST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1.2.1  21例 CVST患者的发病诱因分析见表1。表1  21例 CVST患者的发病诱因从表1可见,CVST患者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 8%,其次为无诱因占28.6%,颅脑疾病占23.8%,长期服用避孕药占4.8%。

    1.2.2  21例CVST患者的血栓形成部位分析见表2。表2  21例CVST患者的血栓形成部位 从表2可见, CVST患者发生最多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 占41.4%;其次为横窦和直窦,分别占20.7%;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占所有血栓57.1%。

    1.2.3  21例CVST患者不同的症状分析见表3。表3  21例CVST患者不同的症状从表3可见, CVST患者最多的症状是头痛, 占71 .4%;其次为精神状态变化,占47.6%;肌力下降和癫痫发作各占19%,视力下降占9.5%。

    2  护理干预

    2.1  颅内压增高护理干预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表现,预防和控制颅内压增高对治疗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1)卧床休息,取头高位15°~30°;(2)预防和控制颅内压增高因素: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为防止大小便不畅引起的颅内高压,必要时导尿停留尿管,便秘者给予缓泻剂软化大便,必要时用开塞露通便等;(3)落实控制颅内压增高措施:应用20%甘露醇和速尿交替脱水降颅压,甘露醇的点滴速度8~16 ml/min,保证降低颅内压效果,防止脑疝形成。

    2.2  皮层损伤的护理干预  据根皮层受损部位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瘫痪、失语、癫痫和神志改变、昏迷等,根据不同症状和体征进行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安全护理,防止意外发生,定时翻身拍背,保证营养供给,做好管道护理,生活上给予全面照顾,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3  孕产妇护理干预  怀孕妇女应尽快采取措施结束妊娠,产后应注意密切观察神志和生命体征变化,CVST患者产后不宜哺乳,应给以予退乳措施,防止乳腺炎发生。产后为避免血液高凝状态,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营养。

    2.4  心理干预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强烈波动。CVST患者因剧烈头痛,病人长期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中,护理上需注意:除了按医嘱给予降颅压和止痛药处理外,正确分析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加强心理护理,注意安慰病人,分散注意力,教会病人放松方法,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综合护理  CVST患者一旦确诊尽早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采取积极降颅压、抗凝和溶栓治疗。护理上要注意观察出血症状和体症,做好预防措施。

    3  结果

    21例患者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

    4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多种原因可促发[2],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根据病变性质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两类,炎症型均继发于感染病灶如颜面部皮肤和器官感染,多见于海绵窦、横窦血栓形成,非炎症型常见原因有[3]:(1)内分泌失衡、妊娠及产褥热(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2)全身衰竭、脱水、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等;(3)脑心血液循环障碍;(4)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颅脑外伤;(6)脑膜瘤;(7)其他原因不明[4]。在本组病例中,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4%,未找到诱因6例,占28.6%。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 8%;这是因为在产褥期机体的激素、血凝成份的改变及血容量的改变,分娩致产妇大量出汗和失血,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浆蛋白增加或凝血因子增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在具有许多小梁分隔处形成血栓。护理上要注意做好预防,对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凝状态的孕妇,应定期做全面检查,做好围产期的护理,及早防治。

    CVST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以持续和剧烈的头痛为主要表现,本组病例有头痛症状者占71.4%。由于静脉窦血栓形成,血液回流受阻,使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压力增高;同时缺氧造成血管内膜损伤,使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中成分漏出血管造成脑水肿。另外静脉窦血栓的高凝状态,大量的凝血酶可以通过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脑屏障的影响造成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5]。头痛是颅内静脉血栓的最常见的症状,并可伴有喷射性呕吐、视物不清等,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出现皮层受损者,根据部位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肌力下降、失语、癫痫等。不同部位的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各异:上矢状窦血栓以头痛、喷射性、复视、视力减退等颅压增高症状为主。严重者出现抽搐、神志改变。护理上应根据疾病的诱发因素和临床症状进行护理干预,特别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注意高凝状态患者的观察和预防,对CVST患者早期全面的护理干预,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促进CVST 患者的康复,对康复者要加强健康教育,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 展淑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6):568-570.

[2] Ferro J.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 J Neuroradiol , 2002,29(4):231-239.

[3] 徐 俊,朗森阳,西桂杰. 年轻男性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5(3):172-173.

[4] 方 岩,袁向东,李家亮,等. 临床脑血管疾病[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62.

[5] Cumurciuc R, Crassard I, sarov Valade D, et al. Hea dache, as the only neurological sign of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 series of 17cases[J]. J Neurol Neurousurg psychiatry, 2005,76(8):1084-1087.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 529070

作者: 陈玉珍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