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4期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及评估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脑卒中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患者的数量急剧增长,1995年我国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城市中脑卒中居死亡首位,在农村居第二位,估计目前有脑卒中患者500~600万人,且其中四分之三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1临床资料2001年9月-20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患者的数量急剧增长,1995年我国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城市中脑卒中居死亡首位,在农村居第二位,估计目前有脑卒中患者500~600万人,且其中四分之三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

    1  临床资料

    2001年9月-2005年7月,我科收治脑卒中患者126例(脑出血66例、脑梗死60例),常规治疗后(脑出血治疗2~3周,脑梗死治疗4~14 d)神志清晰,体征稳定,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42~89岁,平均65.1岁,脑出血34例,脑梗死30例;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35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41~87岁,平均64岁,脑出血32例,脑梗死30例,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33例,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患者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2  方法

    对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康复护理治疗,观察肌力变化,可缓解肢体功能康复程序。

    2.1  康复护理方法  结合物理疗法(PT)和作业疗法(OT)的综合方法[2]。

    2.1.1  早期进行肌力训练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根据瘫痪肌的肌力与全身情况,选择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传递运动、主动运动,本体促进性,肌电生物反馈和抗阻练习。

    2.1.2  肢体宜置于功能位,即肩关节置外展50°,屈曲40°,内旋15°的位置,使肘与胸平,肘关节置于屈曲90°的体位,前臂中立位,腕背伸30°~45°,各手指微屈,能握4 cm~5 cm长方形物,拇指指向鼻。髋关节伸直,腿外侧置放砂袋或枕,以防下肢外展外旋,膝关节伸直或微屈30°左右,防止屈曲畸形。踝呈90°中立位,防足下垂,可用档足板或丁字鞋。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时翻身,预防髋关节屈曲挛缩和褥疮。

    2.1.3  防止肢肉萎缩,逐步提高肌力,在神经恢复过程中,除药物治疗外,还必须通过按摩,被动运动来维持对运动器官的生理刺激。防止韧带挛缩,肌肉痉挛,肢体静脉血栓形成[3]。

    2.1.3.1  被动运动一般发病后3~4天进行,动作要轻柔,幅度不宜过大,每次每个关节作5~6遍,每日3~4次,以后逐步增加活动幅度和重复次数。

    2.1.3.2  患肢进行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炎和压疮,一般从远端向近端进行。肌力Ⅰ、Ⅱ级患者以被动运动为主,主动为辅,0级肌力患者以健肢带动患肢进行。

    2.1.3.3  偏瘫肢体各关节常出现痛、肿、热,即所谓“偏瘫性关节痛”。可用热毛巾敷肩、肘、髋、膝关节,手和足可放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一方面可舒展各关节,另一方面可缓解关节痛,热敷一般在被动运动之前做,可提高疗效。

    2.1.4  主动运动,对患肢已部分恢复功能的肌群,可鼓励作主动运动,上肢主要是作肩上举、外展、外旋、伸肘、腕和手指的伸展练习,应多作伸展运动,避免出现屈曲联合动作,下肢主要作屈曲、内收、踝背伸等,鼓励多作屈曲活动,避免出现伸展性联合动作,尤其注意下肢屈髋时,同时屈膝、踝背伸的协调练习。

    2.1.5  加强主观性训练,让患者大脑发出各项活动指令,进行神经冲动训练,同时,刺激患肢感觉机能和进行精细运动,让患者接触不同温度、湿度、硬度的物质,锻练手指抓捏能力,从握橡皮圈、乒乓球,到拿取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到用手指或筷子拈取物品,由粗到细。

    2.2  评价标准  患者于康复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Twichell-Brunnstrom脑卒中功能恢复阶段评定法评定偏瘫恢复阶段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3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

    3  结果

    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Brunnstrom评分,FMA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无显者性差异(P>0.05)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定比较康复护理前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比较,P<0.05。

    4  讨论

    4.1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生存质量就是与新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一类新健康指标评价体系[4]。脑卒中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研究发现康复护理训练越早,机体功能恢复越好,偏瘫早期通过被动运动,并配合主动运动,使大脑皮质传递神经冲动,可兴奋病变脑部组织,促进肢体主动运动的出现,还可以改善瘫痪肌肉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对痉挛性瘫痪,运动和按摩能减轻或消除肌肉痉挛,防止关节挛缩畸形[5]。患者通过反复翻身、坐位、立位、步行训练,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经传入,传出冲动的反复刺激,在病灶周围形式新的通路,充分发挥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6],为整体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随着早期康复的介入,使一部分患者感觉机能有所提高,保持了偏瘫肢体关节的活动度,加速了患肢肌力恢复,减少了偏瘫肢体废用性萎缩变形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4.2  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要培养患者乐观情绪和保持健康的心理,以康复护理为主,替代护理为辅,持之以恒,且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 程学铭,李世焯.脑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6.

[2] 胡永善,朱玉连,杨佩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3):145-147.

[3] 樊玉杰.脑血管病40例的早期康复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4,33(2):182.

[4] 李健生.生活质量评价在老年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河南省中医药学刊,2002,17(3):10-14.

[5] 杨金花.脑出血急性期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946.

[6] 郭国际,郭铁成.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1997,12(4):171-172.


作者单位:武汉市济民老年病医院康复科,武汉 430023

作者: 彭红燕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