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5期

艺术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对照研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艺术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对103例住院时间超过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艺术行为治疗和非艺术行为治疗,对照观察6个月,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测评。结论:艺术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的各个时期均能起到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艺术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对103例住院时间超过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艺术行为治疗和非艺术行为治疗,对照观察6个月,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测评。结果:PANSS量表各项评分的减分率在入组1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阴性症状的改善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艺术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的各个时期均能起到促进康复、降低精神缺损程度的作用。

【关键词】  艺术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The goal discussion neurosis faculty hospital development art behavior treatment is restored to health the function to the schizophrenia patient. Methods:The method is hospitalized the time to 103examples to surpass 1 year schizophrenia patient, stochastically divides into two groups, separately carries on the artistic behavior treatment and the non- artistic behavior treatment, the comparison observes for 6 months, the use masculine gender and the negative symptom meter (PANSS) carries on evaluates after testing.Results: Finally PANSS meter each item grades reduces the fraction after to enter group in January,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group has significance the difference; The negative symptom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group comparatively compares the group to be more obvious.Conclusions: The conclusion art behavior treatment can play the promotion health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 hospital treatment each time, reduces the spiritual damage degree the role.

    【Key words】Artistic behavior treatment; Schizophrenia; Healing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多次复发、长期住院及与世隔绝的环境等原因,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活动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如何改善患者受损的社会功能是康复精神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为此,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艺术行为治疗,是否能达到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有益于患者康复的目的,作者对此进行了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病程2~23年,连续住院1~19年,且与医院签订长期住院合同;性别不限;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和有酒精及药物依赖史的病例;从2004年4月的第一周起入组,至2005年3月的最后一周入组结束,共103例符合标准,以抽签方法随机分成干预组(艺术行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因提前出院脱落,实际完成101例。(1)干预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中途脱落女性1例;平均(34±8)岁;小学8例,初中33岁,高中7例,大学2例;35例已婚,11例未婚,4例离异;病程(6.56±4.05)年;平均住院(3.42±2.85)次。(2)对照组: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中途脱落男性1例;平均(33±9)岁;小学9例,初中34例,高中8例,大学2例;36例已婚,10例未婚,7例离异;病程(6.12±3.96)年;平均住院为(3.83±2.91)次。

    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病程、住院时间及服药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观察期均为6个月。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干预组患者每天到康复科进行艺术综合活动,内容有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编织、刺绣、乐器弹奏等,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及病前兴趣爱好,由艺术治疗师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内容进行指导,在绘画、编织、舞蹈的学习过程中,治疗师不断地给患者鼓励、指导,提高其自信心,同时指导老师根据每位患者的作品完成进度、完整性、独立创作等方面进行评分记录,最后组织所有患者一起讨论,说明自己创作的意图、自身感受,大家一起交流谈体会。对积极参与治疗,而且做出好作品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周进行3次训练,每次30分钟,由老师指导练习。对照组患者同干预组一样每天到康复科,但被安排在固定的环境内活动,没有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也不组织任何有奖励的活动。

  1.2.2  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分属本院男、女两个病区,量表评定由患者所在病区的2名住院医师评定,本院医师在进行量表评定以前必须经过一致性培训,其一致性Kappa值大于0.85方可进行量表评定。采用双盲法进行评定(病区量表评定医师对康复科进行的这一研究不知情),PANSS量表评定是本院住院病人必须评定的量表之一。

  1.2.3  统计分析 

  两组均有1例患者脱落,这2例未纳入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版本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经过艺术行为治疗,观察6个月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结果见表1。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比较(略)

    两组患者在入组时PANSS量表的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结束时两组量表的分数较入组时均有减少,但干预组的减分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阴性症状分量表的第3月末和第6月末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的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t=0.687,P>0.05);而干预组的减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t=3.554,P<0.01),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住院期间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艺术综合活动的康复训练,比单纯运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更有效,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也更为有利。

  3  讨论

    防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减退、降低精神缺损的程度,一直是精神医学探讨的课题。康复精神医学是精神医学的一门分支科学,近20年有了快速的发展[1],本研究采用的艺术行为治疗也是康复精神医学的一种有益尝试。艺术行为治疗是指应用各种艺术手段,结合心理治疗等技术,以纠正不良行为,促进康复为目的的治疗方法,简称艺术治疗。由于国内艺术行为治疗是在原来的工娱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又称特殊工娱疗[2]。患者通过学习美术绘画、音乐、舞蹈、刺绣等表现形式的课程,达到让患者动脑、动手和肢体运动的目的;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精神疾病所导致的精神缺损。艺术治疗是一种手、脑和肢体运动相结合方法,它强调治疗师与患者的心灵沟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1、手部操作技能;2、肢体协调的动作模式;3、社交沟通能力;4、通过使用一定的工具获得掌握环境的能力;5、鼓励观察、刺激想象;6、鼓励自我认同,强调创意和提供有意义的经验。患者通过学习和培训达到矫正和消除不良行为、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显示:通过艺术行为治疗的干预组,无论是在治疗的急性期还是在精神症状相对稳定的恢复期,其PANSS量表各项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各个时期,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开展艺术行为治疗,且能够取得较单一用药更好的疗效;对于药物治疗较难解决的阴性症状,艺术行为治疗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这一结论与国内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3,4]。本研究的艺术行为治疗是根据患者病前的兴趣爱好而制订的方案,所以深受患者喜爱,也得到了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如果有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及时、系统的艺术行为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精神缺损、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回归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善澄. 实用康复精神医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

  [2]薛殿凯.康复艺术行为治疗方法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99.

  [3]徐志达. 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随访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2):96-99.

  [4]陈 浩. 精神分裂症院内康复策略及其疗效初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2):839-842.


作者单位:宜昌市优抚医院康复科,湖北 宜昌 443005

作者: 杜菊梅,赵勤菊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