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8期

自拟启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慢性胃炎启脾和胃汤中医药疗法慢性胃炎因其性质和发作特征不同,有许多分型。笔者近3年来采用自拟启脾和胃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慢性胃炎32例,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其中,病程2~23年,浅表性胃炎12例,萎缩性胃炎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8例,胃窦炎4例。2临床症状胃脘部疼痛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启脾和胃汤 中医药疗法

    慢性胃炎因其性质和发作特征不同,有许多分型。笔者近3年来采用自拟启脾和胃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慢性胃炎32例,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病例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病程2~23年,浅表性胃炎12例,萎缩性胃炎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8例,胃窦炎4例。所有病例均为胃镜检查确诊。

    1.2  临床症状  胃脘部疼痛伴胃胀满、嘈杂、嗳气、呃逆、泛酸,偶有恶心欲吐。

    1.3  治疗方法  方药:黄芪15~30g、党参15~30g、白术15g、山药15g、砂仁6g、厚朴10g、茯苓10g、半夏10g、炙甘草6g、鸡内金6g、丁香6g、建曲10g。随症加减,脾虚寒甚者加重砂仁用量,胃胀满不适者加香附、莱菔子,吞酸呃逆者加瓦楞子,恶心欲吐者加伏龙肝,溃疡者加黄芪、白芨,疼甚者加元胡。15天为一个疗程,服用2~3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慢性胃炎中西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确定疗效标准。近期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胃镜检查无异常,随访一年未复发。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修复。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未明显好转[1]。

    2  结果

    近期临床痊愈21例,显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

    3  典型病例

    男,56岁,2003年10月20日就诊,主诉有慢性胃炎史6年、现胃脘部疼痛2个月,隐痛,以按压为舒,得温则缓解,恶冷凉,喜热食,面色萎黄欠光泽,精神倦怠,大便时溏,日2~3次。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弦,胃脘部疼痛,以按压为舒,无压痛,腹软无包块。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浅表性胃炎,轻度溃疡。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

    方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山药15g、砂仁6g、厚朴10g、茯苓10g、半夏10g、炙甘草6g、鸡内金6g、建曲10g、元胡10g、扁豆10g、生姜3片、陈皮10g、大枣5枚。此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早晚分服,连服7剂。2003年10月28日复诊,服药后胃脘部疼痛基本消失,纳佳,且大便成形,再服前方7剂,随后治疗基本同前方,服药3个疗程,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此例为中年男性,有胃炎史,近2个月复发,体瘦,面无光泽,均为久病,中气不足,脾气不健,且年已半百,阳明经变弱,稍有受凉,饮食不调,停滞不运均可导致胃脘痛加重。临床上此类病症不鲜其人,用温化中焦、消滞助运止痛法,每获良效。且温补又是治其本,服3个疗程药物,对其虚补之,对其寒温之,故疼痛消失,且疗效巩固。

    4  讨论

    慢性胃炎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临床可见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湿热内蕴、肝郁气滞、淤血阻滞……等多种分型。因其为久病,久病以虚居多,虚则生寒、胀满不适俱生,其症状也多表现为得温、得按为舒。无论何种症型的胃脘痛,均以脾胃虚弱为其病之根本。因此,以此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每能获效。因脾胃位于中州,为枢纽之脏,且有升清降浊的功用,其生理特点为喜燥恶湿,即喜暖恶寒,无论是贪凉饮冷伤其中焦,还是病虚损伤其中脏,均可使脾虚胃弱而致胃脘部疼痛发生。因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砂仁、半夏、陈皮均温中散寒,启脾阳健脾气,使脾气足而健运,而运化自强;厚朴、鸡内金、建曲又能温助胃气,使其消化力增,寒散而痛止,脾胃升降功能得以恢复,疼痛自消。五行中木克土,今脾不足,木旺自生,常常乘其脾土,出现呃逆、吞酸等症状,每见此症加瓦楞子、伏龙肝可消除症状。

 

【参考文献】
  [1] 冯璐璐.自拟胃舒煎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


作者单位:北京展览路医院,北京 西城 100044

作者: 杨存芝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