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5期

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睡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障碍性疾病日益成为突出的医疗及社会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2005年国际睡眠分类,睡眠疾病共有90余种,最常见的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的睡眠障碍如发作性睡病也逐渐被认识。2002年我国一项万人以上调......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睡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障碍性疾病日益成为突出的医疗及社会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2005年国际睡眠分类,睡眠疾病共有90余种,最常见的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的睡眠障碍如发作性睡病也逐渐被认识。
   
  2002年我国一项万人以上调查显示,睡眠障碍者为 45.4%,其中80%不就医,不诊治,已成为妨害健康的严重共公卫生问题。

  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睡眠觉醒周期是人类及其它哺乳动物先天具有的相对独立的生物节律,它是中枢特定结构活动的结果,这些结构包括脑干的中缝核、孤束核,它们能够诱发睡眠。位于脑桥背内侧蓝斑头部的神经元轴突被认为对维持觉醒有作用。控制生物钟的结构位于视交叉上核(SCN),它包含自我维持昼夜节律震荡器,并使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与外界的光-暗周期吻合。丘脑是睡眠节律调整的重要结构,可能是因为它包含了诱发睡眠和引导觉醒的调节机制。另外大脑皮层也参与其中。除了这些结构,一些神经递质如5-HT、NA 、Ach,它们相互作用使慢波睡眠(SWS)和快动眼睡眠(REM)相互交替[1],肽类物质如前列腺素D3、褪黑素及血管活行肠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促睡眠作用[1]。
   
  综上,睡眠与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通过生物钟周期性开启通向诱导区(中缝核,孤束核)和觉醒诱导区(如蓝斑头部),并通过上行激活或抑制系统利用特殊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或易化,从而产生睡眠或觉醒。

  2  睡眠障碍主要包括

  2.1  长期失眠(每周3 次以上),如易醒、早醒、睡不实、很难入睡、常作噩梦;长期睡眠减少(每天少于4~6 小时)。

  2.2  睡眠过多(每天超过9 小时),白天嗜睡、梦语、梦游、磨牙、鼾症,老年人约有40% 的人经常打鼾。

  2.3  发作性睡眠,是一种疾病,表现为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一旦发作,不管任何场合或正做任何工作,都不能阻止其进入睡眠状态,这种人不能驾驶机动车、操纵机器和从事任何有危险的工作,严重者不能单独外出行动。

  2.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由于整夜反复打鼾、呼吸 暂停、憋醒,睡眠质量很差,白天头昏脑胀、嗜睡、口干舌燥、记忆力减退,这种人易患心脑血管病和老年性痴呆,呼吸暂停时间过久,还可导致猝死。

  2.5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组突出表现为夜间睡眠时腿部的针刺样或虫爬、蚁走样感觉的异常和不安宁,活动后减轻,常因此而失眠、焦虑、紧张。

  3  睡眠障碍的诊断[2]
   
  睡眠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所提供的病史,其次需要借助客观检查方法。目前经典的方法是采用多导睡眠图(PSG),多导睡眠图综合了脑电图(EEG)、心电图(ECG)、眼动图(EOG)、肌电图(EMG)和呼吸描计器等多种生理检测仪,可以收集睡眠中的各种生理变化,对于睡眠障碍程度的判断以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多导睡眠监测睡眠的各种参数,包括总的记录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睡眠中觉醒的次数和时间、早晨起来的时间以及各睡眠生理阶段的周期性变化,最后由计算机生成睡眠结构图,提供觉醒比、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睡眠各期比例等数值及REM的分析。目前有研究表明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和 PSG相应指标间的差异较大,对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时仍保持一定水平的信息和/或记忆加工过程,从而使睡眠与觉醒的区分显得模糊不清而出现主客观评价不相符。应用PSG时应注意第一晚效应(FNE),即利用PSG监测睡眠时应考虑到睡眠环境对个体睡眠的影响。
   
  肢体活动电图(actigragh)是另一种用于睡眠研究的检查技术,这种检查仪比较轻便,易于携带,可以在受测者家中进行检测以避免FNE的影响,因而得到推广,但其在灵敏度方面仍不及PSG。其它检测方法还有夜帽和微动敏感床垫。前者主要通过监测睡眠时头部和眼睑的活动来测量睡眠各期,后者利用微传感技术根据被测者的躯体活动、呼吸和心冲击等收集信息进行睡眠分析。

  4  睡眠障碍的治疗
   
  睡眠障碍若不及时诊治,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免疫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专家建议,对睡眠障碍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4.1  祛除病因  与任何疾病一样,睡眠障碍的治疗也要首先根治病因。例如:逐渐改变不良睡眠习惯;避免在睡眠前使用兴奋性药物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4.2  心理疏导  有重大精神创伤、心理负担、和感情纠葛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疗养、旅游对减轻心理负担及工作压力可能有效。自我调整2~3周无效者应请心理医生协助诊治。

  4.3  行为干预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若在床上10~20分不能入睡,即起床看看杂志,听听音乐,干点乏味的事,当想睡时再回到床上,缩短清醒状态的卧床时间。适当锻炼有益于放松精神,促进睡眠。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少饮浓茶、咖啡。此举能够降低药物的使用,减少其不良反应[3,4]。

  4.3  物理治疗  磁疗、直流电离子导入、电针、水疗、针灸、音乐、光疗等。其中,光疗开展较好,是指定时暴露于强光(7000~12000Lux)下2~3日,可改变睡眠-觉醒节律。延长夜间睡眠时间[5]。
   
  长期单纯失眠者采用上述心理、行为干预、物理等非药物手段治疗措施后,相当一部分病人病情可缓解,若无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4.4  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失眠症的药物较多,但在治疗中应遵循以下原则[6]:(1)应用最小有效剂量;(2)间断用药,每周2~4次;(3)短期用药,一般不宜超过3~4周;(4)停药要逐步停药,防止停药后反弹,尤其是苯二氮类。下面就具体药物做分别介绍。

  4.4.1  苯二氮类药物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催眠药。此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的睡眠时间。按药物的T1/2的长短分为短、中、长效类。(1)短效类(T1/2>12 h):如三唑仑、咪哒唑仑、去甲羟安定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2)中效类(T1/2 10~20 h);常用的有羟基安定、氯羟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氯氮等。主要用于睡眠表浅、易醒。(3)长效类(T1/2 20~50 h):如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氟基安定、氟硝安定等。主要用于早醒和惊醒后入睡困难。苯二氮类药物的优点是使用安全、起效快、耐受性好等,缺点是精神运动性损害,记忆障碍。滥用或长期应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撤药后反跳性失眠。按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苯二氮类药物作为催眠药使用不宜超过4周[7]。

  4.4.2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心理性失眠或抑郁症的失眠,如多虑平,小剂量开始应用,至有效为止,连用数月。

  4.4.3  抗组胺药  如赛庚啶、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其主要作用是抗过敏。但其嗜睡的不良反应却可治疗失眠。

  4.4.4  抗精神病用药  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其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但临床治疗失眠也取得一定的疗效。

  4.4.5  褪黑素(Melatonin)  是松果体分泌的主要激素用来治疗由于生理节律紊乱引起的周期性失眠。而对非周期性失眠目前还无一致看法。

  4.4.6  唑吡坦(Zolpidem)  属于咪啶吡啶类。在治疗剂量下,对睡眠方式影响很小,大剂量会缩短入睡潜伏期,增加睡眠。无成瘾性和戒断症状。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小。
   
  健康的睡眠可以使大脑皮层兴奋,精神放松,缓解精神压力。对整个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倡导重视睡眠障碍,科学治疗,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韩济生.神经科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10-914.

  [2] 游国雄.张可经主审.中华医学大辞海.睡眠医学分卷[M].沈阳:沈阳人民出版社,2002:15.

  [3] Ingrid Verbeek, Karel schreuder, Guus Declerck.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9, 47(4): 369-383.

  [4] M Morin,VE'Ronique Mimeqult,Anouk Gage.Case studies in insomnia[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9,46(2): 103-116.

  [5] 徐广润,张苏明,方思雨.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9,26(6):289-290.

  [6] Kupfer DJ ,Reynolds CF.Management of insomnia.The new England jounal Medcine,1997,336(5):341-346.

  [7] 张 鹏,鼓建伟.失眠症的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9:128-130.


作者单位:内蒙古第二医院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苏应龙,王智光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