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6期

雷公藤制剂及其配伍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概况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皮肤雷公藤及其制剂与其它药物临床配伍较为常见,临床上用于皮肤病治疗屡见报道,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雷公藤制剂及其复方配伍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概况。1红斑狼疮王氏[1]报道,雷公藤多甙治疗26例盘状红斑狼疮疗效理想。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0~30mg,每日3次。2银屑病李氏[2]报道自2000年6月至......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皮肤

  雷公藤及其制剂与其它药物临床配伍较为常见,临床上用于皮肤病治疗屡见报道,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雷公藤制剂及其复方配伍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概况。

  1  红斑狼疮

    王氏[1]报道,雷公藤多甙治疗26例盘状红斑狼疮疗效理想。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0~30mg,每日3次。疗程1个月5例,2~3个月8例,4~6个月10例,7个月~1年3例。基本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留以色素沉着斑或萎缩斑)8例;显效(皮损消退一半以上,色泽变淡)10例;好转(皮损缩小不足一半,色泽变淡)6例;无效(皮损范围与色泽无改变或加重)2例。总有效率92.3%,显效率69.2%。随着皮损的好转,临床症状也有相应改善。

  2  银屑病 

    李氏[2]报道自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维胺酯和雷公藤)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108例,疗效较为满意。 108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病程2周~46年;年龄16~68岁。患者均有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其中点滴状61例,斑块状32例,环状10例,地图状5例。既往无高血压、心血管、高脂血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半年内准备妊娠者不用,有饮酒者不用。 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口服维胺酯胶囊50mg,每日3次,雷公藤1片,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消银片7片/次,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每周复诊1次,每次记录服药情况、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4周后判定疗效。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或残留色素减退;显效为皮损消退75%以上;有效为皮损消退25%。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25.8%),显效24例(41.2%),有效14例(24.1%),无效5例(8%),总有效率91.0%;对照组痊愈9例(13%),显效20例(40%),有效10例(20%),无效10例(20%),总有效率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685,P<0.05)。维胺酯为维甲酸的衍生物,它可使银屑病角化不全的表皮正常化,调节病变的角朊细胞增生和分化,使之恢复正常。雷公藤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并能活血化瘀,使外周小动脉舒张和血小板聚集性恢复正常。陆氏[3]采用雷公藤、乙双吗啉、叶酸联用治疗银屑病164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66例,年龄13~59岁,有遗传者45例。寻常型147例,脓疱型8例,红皮症型4例,关节型5例。发展进行期101例,稳定静止期63例。病程2个月~21年,皮损,呈点滴状、丘疹状、斑块状、脓疱状、红斑状等。接受治疗者均停止使用其它药物。治疗组98例,其中,点滴状5例,丘疹状23例,斑块状53例,脓疱型5例,红斑型2例。对照组66例,点滴状18例,丘疹状22例,斑块状21例,脓疱型3例,红斑型2例。治疗组:雷公藤20mg,3次/d,乙双吗啉0.2g,2次/d,叶酸5mg,2次/d。对照组:乙双吗啉0.2g,2次/d,叶酸5mg,2次/d,结果: 治疗组,痊愈49例,占50%;显效42例,占42.85%;有效5例,占5.1%;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2.9%。对照组痊愈21例,占31.8%;显效26例,占39.3%;有效13例,占20%;无效6例,占9.1%;总有效率71.2%。王氏[4]用芳维甲酸乙酯联合雷公藤治疗严重银屑病12例。方法:芳维甲酸乙酯0.3mg,1次/d,雷公藤2片,3次/d,皮疹全部消退或大部分消退改服芳维甲酸乙酯0.3mg,1次/d维持。治愈7例,占58.3%;基本治愈5例,占41.7%;总有效率100%。

  3  皮炎(AD)

    张氏[5]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异位性皮炎34例。方法:给临床34例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判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E、IL-4及IFN-γ水平。显效28例,占82.4%;好转6例,占17.6%。对血常规变化有明显影响。治疗后血清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明显升高(P<0.05和P<0.01)。提示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AD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及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状态可能是其治疗机制。

  4  红斑
     
  老氏[6]用小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结节红斑。方法:治疗组(雷公藤多苷+双氯芬酸钠)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28.6±5.49)岁,病程(1.63±0.76)年。对照组(双氯芬酸钠)20例(男1例,女19例),年龄(28.45±5)岁,病程(24±1.14)年。两组均服用双氯芬酸纳25mg,3次/d,治疗组加服雷公藤多苷10mg,3次/d,1周后减小为2次/d口服。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占45%;有效11例,占55%。对照组有效12例,占60%;改善8例,占40%,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无;对照组l例(皮疹),占5%。结论:小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结节红斑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5  痤疮 

    崔氏[7]以雷公藤联合甲硝唑片短期治疗痤疮。方法:治疗组口服雷公藤多甙20mg,3次/d。甲硝唑片0.2g,3次/d。

  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0.2g,3次/d。2周后随访,停用雷公藤多甙片,两组均继续口服甲硝唑片,2周后再次随访。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9例,有效率47%;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6例,好转例5,无效15例,有效率29%。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75%;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7例,有效率50%。治疗组用药后做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复查,发现ALT轻度增高1例,用药后诉恶心2例,继续用药后自行缓解。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6  玫瑰糠疹

    张氏[8]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玫瑰糠疹。方法:治疗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20mg,3次/d;对照组给予赛庚啶2mg,3次/d,同时给予紫外线照射等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治愈者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用药后第8天、18天复诊,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组32例中治愈28例,3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7%;对照组31例中治愈20例,5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81%。

  7  湿疹 

    姜氏[9]用雷公藤200g+水1 000ml,加热煮沸30min煎至500ml过滤置凉,用4层纱布湿敷,每次15~20min,每日2~3次,15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的45例患者中治愈32例(占71.11%),显效9例(占20%),有效3例(占6.67%),无效1例(占2.22%),总有效率97.78%,未发现毒性反应及副作用。

         8  斑秃

    卢风艳[10]归纳并报道了向氏用雷公藤治疗斑秃。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肾亏损、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血燥有关。利用雷公藤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消肿散结之功效,辅以首乌养血益肝、固精补肾,制成雷公藤合剂(1ml含雷公藤生药1g,10ml、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斑秃25例,痊愈3例(占12%),显效10例(占40%),有效8例(占32%),无效4例(占16%),总有效率达84%。患者治疗前具有免疫功能偏低、免疫球蛋白异常、自身抗体阳性等免疫功能紊乱而治疗后获得好转,认为雷公藤合剂治疗斑秃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而起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生.雷公藤多甙治疗盘状红斑狼疮26例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1998,(1):28.
 
  [2]李叔玲.维胺酯和雷公藤治疗银屑病10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4,(2):14.

  [3]陆国琪,伊旭东,陆曙光,等.雷公藤、乙双吗啉、叶酸联用治疗98例银屑病[J].皮肤病与性病 ,2003,25(2):29.

  [4]王广进,张迪展.芳维甲酸乙酯联合雷公藤治疗严重银屑病12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3,25(3):1.

  [5]张玉环,陈保僵,杨慧文.雷公藤多甙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15(3):267.

  [6]老志英.小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扶他林治疗结节红斑[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15(3):155.

  [7]崔成军,王 钺.短期应用雷公藤联合甲硝唑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 (1):58.

  [8]张宏宇,王宗发.雷公藤多甙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1998,(2):29.

  [9]姜志业.雷公藤煎剂冷湿敷治疗婴幼湿疹4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5):17.

  [10]卢凤艳,李瑞云,张朝栋.雷公藤在皮肤科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2(3):124.


作者单位:1.山东省齐鲁石化医院集团,山东 淄博 255400;2.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作者: 朱秀梅,曹永生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