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6期

浅谈糖尿病论治的几个临床问题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失调性疾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临床表现以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为主。中医药以独具特色的诊治方法在治疗和防止并发症方面发挥优势,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与基础研究,现将不同有效治法略述如下:1先天之本乃病之根历代医家关于消渴与肾之间关系的论述颇为丰富。肾虚型糖尿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失调性疾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临床表现以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为主。其病程长,合并症多且复杂,缠绵难愈,常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严重者危及生命。寻求有效治疗途径和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以独具特色的诊治方法在治疗和防止并发症方面发挥优势,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与基础研究,现将不同有效治法略述如下:

  1  先天之本乃病之根
      
  历代医家关于消渴与肾之间关系的论述颇为丰富。多数人认为,消渴基本病机是肾水不足。汉·张仲景首创肾气丸治疗消渴,赵献可提倡治三消当以治肾为主。清·陈士铎率先提出“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因下元虚惫,无力约束膀胱,气化失常致小便量多,饮一溲一。肾失于封藏固摄,则水谷精微下注而尿中带有甜味。肾虚型糖尿病症状表现为小便频数,量多,或饮一溲一,夜间尿频尤其,消疲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颜面潮红,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象细数。此型临床较常见;以2型年老患者占多,病史长,血糖控制不理想,可伴有多种并发症。亦可见于有家族史的年轻患者。肾为人体阴阳之本,其病变会影响它脏,可出现肺肾两虚、脾肾不足、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多变证。治则以补肾为主。 肾阴不足者宜滋阴补肾。
      
  多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肾阳虚衰宜温阳益肾,可用金匾肾气丸加减,阴阳两虚者宜滋阴补阳,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化裁。

  2  后天调理治疗之枢
      
  脾在消渴发病及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脾居中属土,为气机升降枢纽,水谷入胃,必须依赖脾的散精作用才能敷布于全身。若脾气不足,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无以上承则见口干多饮,脾虚胃强则多食,脾虚气焰,统摄无权,则见小便量多,若精微下流可见尿甜之症,发生消渴。脾虚型糖尿病多表现为面色无华或萎黄,气短乏力,纳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象濡缓或细缓。较常见的变证有脾虚湿阻、脾虚肝郁、脾虚血瘀、脾虚水泛。益气健牌为主要治则,佐以利湿、温阳、疏肝、化瘀等法,可以四君子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可佐以益气之品黄芪、太子参。

  3  从瘀论治不可或缺
      
  糖尿病从瘀论治是近来在其它治法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观点和新方法。文献中早就有瘀血与糖尿病关系的描述。《金匮要略》曾曰:“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而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临床观察和实验指标测定来看。瘀血与糖尿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血液生化及血液流变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凝集、血红细胞压积均高于正常人。证实血瘀是糖尿病发生、发展及出现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由于阴虚燥热,伤灼津液,津血同源,津涸血竭,血液运行受阻而成瘀。瘀血即是糖尿病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加重原有糖尿病的症状,其始终贯穿于整个糖尿病过程。本证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紫黯,胸闷刺痛,皮肤有瘀斑,舌质紫黯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怒张。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本。根据不同致瘀机理又分为阴虚致瘀型、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久病致瘀型。方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辅以益气、补肾、养阴之法。

  4  从痰论治解决顽症
      
  在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三多症状,多数体型肥胖,常伴有头晕头重、胸脘控痞、食欲不振,或肢体浮肿、大便不爽、舌质淡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滑腻,脉弦滑或滑。实验室检查多有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根据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痰湿型糖尿病。其发病原因与现代医学认为的肥胖致糖尿病有关。由于痰邪致病变化多端,又可见痰热阻肺、痰浊中阻、痰遏心脉、痰热上扰、痰饮内停等变证。治疗基本方法以涤痰、化痰、燥湿为主,方可采用二陈汤、温阳汤化裁加减。配伍理气健牌之药。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垣县丁栾卫生院,河南 长垣 453412

作者: 金秀伟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