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7期

推拿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0~6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部外伤、长期劳损等影响邻近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和周围软组织引起的一系列综合表现。我院于2005年2月~2006年8月采用以推拿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0~6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部外伤、长期劳损等影响邻近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和周围软组织引起的一系列综合表现。我院于2005年2月~2006年8月采用以推拿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龄19~67岁,以30~50岁为多见,病程2周~10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根据症状、体征,结合X线、CT或MRI检查,排除椎管内肿瘤结核等其他病症后确诊。患者以颈部发硬、活动受限,并伴双侧或单侧上肢麻木、肌力减弱、持物无力、感觉减退,严重者感觉、功能完全丧失。查体:颈部肌肉张力增高、僵便,横突两旁有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牵拉试验阳性。颈部X线正位片示:C3~C6正位片可见钩突变尖;侧位片示:生理曲度变直或呈反弓,椎体后缘唇样改变,有黄韧带钙化斑,CT检查少部分患者伴有椎间盘突出。

  1.3  治疗方法

  1.3.1  牵引疗法  采用自制颌枕牵引器行坐位牵引,头部向前倾5°~25°,牵引重量6~12kg,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体质、体重及耐受情况辨证加减,调整好牵引角度、位置,持续牵引时间约15~20分钟。

  1.3.2  手法治疗
  
  1.3.2.1  放松舒筋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侧,一手扶头,一手用揉、拿、提捏、提、滚、点拨等综合放松手法,沿斜方肌、背阔肌、竖直肌的纤维方向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而后对双上肢进行提、拿、捏、抖等综合手法进行放松,反复行数遍。在点按同时并结合弹拨颈夹脊、拉摇手指。

  1.3.2.2  一指禅点按法  经上述手法放松后,用拇指进行一指禅点按,点按要渗透有力、刚柔并济,穴位要取准,力度让患者有酸、麻、胀、重、痛感为佳,重点取风池、风府、肩井、大杼、秉风、天宗、肩贞、阳池、曲池、手三里、内关、颈臂等穴。特别是颈臂穴,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单侧或双侧上肢麻痹有重要疗效。取该穴时,患者头应转向对侧,位于锁骨内1/3与2/3交点处,直上1寸,以使胸锁乳突肌隆起后取穴,点按此穴时力度要让患者有触电感放射至指端为佳。经一指禅点按后,再对颈背部及双上肢整体放松。

  1.3.2.3  叩捶、拍打法  经放松点按后,医者在项背、肩胛部、肩部进行反复捶击3~5遍,而后在肩上拍打为结束手法,使整个颈肩背部的筋骨、肌肉、神经得以舒展放松。

  1.3.3  直流感应机治疗  采用DL-ZⅡ型直流感应机(220W,50Hz,12W,广东市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用手柄圆型小电极2个,先用疏波(10Hz)档治疗,进行双侧的颈夹肌、肩背部、双上肢至手指进行直流电刺激治疗,而后用感应档进行同上治疗;最后用强直流电进行强刺激,强直流电进行强刺激主要以点穴法进行。各档调节量视患者耐受力大小而定,但要把握治疗剂量,每档治疗要有一定的刺激性,方能起到治疗作用。整个治疗时间5~10分钟,隔日一次。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订。临床治愈: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好转:疼痛、麻木减轻,功能障碍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2  结果
   
  76例患者经1~2个疗程(15~30天)治疗后,临床治愈62例(占81.6%);显效11例(占14.5%);有效3例(占3.9%);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一般有颈部外伤史,部分患者是颈椎退形性改变引起,疼痛为酸痛、钝痛或灼痛,可伴有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感觉功能减退,麻木主要出现于前臂及至手指远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颇多,我院在临床上采用推拿为主,配合牵引及直流感应器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在治疗上先采用牵引疗法,通过牵引促使椎管容积增大,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同时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颈椎的负重,改善椎管与椎间盘的压力,并经角度牵引可纠正椎体斜度,减轻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达到缓解颈肩与上肢的症状。牵引时要根据患者X线或CT片的检查所见,结合患者自身的体质、症状轻重及时加减牵拉的重量与倾斜角度,掌握好牵引时间,并经常询问牵引过程感受。
   
  在牵引基础上行推拿术,首先采用放松手法进行舒筋,达到加快颈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促进炎症吸收,消除炎性水肿,增加颈椎的活动度,经放松治疗后,基本上能够减轻疼痛。后行重手法点按,能兴奋肌肉,拨松神经根粘连,提高神经修复作用。特别是点按颈臂穴,能够缓解神经受压而引起的前臂及手指麻痹,使手臂麻痹减轻或消失。而后在项背、肩胛部进行叩捶、拍打使筋骨、肌肉放松。直流感应机配合治疗,可以增强颈背部、手部肌肉组织间的活动,松解粘连,强烈的肌肉收缩可使肌肉内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在直流电极的作用下,使神经兴奋或抑制,从而使神经受压引起的颈背部疼痛与上肢麻痹减轻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有直流感应机治疗禁忌证患者不宜行感应机治疗。②牵引后出现症状加重或牵引时眩晕加重者应停止牵引。③行推拿手术法应得当、轻重适宜,不可盲目暴力,应讲究循序渐进,辨证施治。④在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尽量多休息,避免头顶、手持重物,避免干重体力活。
   
  此法在临床上运用方法简单,价格便宜,疗效可靠,无药物对肝肾、胃肠功能损害,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73306部队医院,福建 莆田 351111

作者: 兰爱国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