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7期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观察下肢深静脉血管壁、内膜、管腔内回声并测量受累部位血栓范围。CDFI:观察血管内血流充盈情况及有无狭窄,同时利用Valsalva试验判断邻近静脉瓣功能。结果:双下肢深静脉各段均可形成血栓,左下肢明显高于右下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观察下肢深静脉血管壁、内膜、管腔内回声并测量受累部位血栓范围;CDFI:观察血管内血流充盈情况及有无狭窄,同时利用Valsalva试验判断邻近静脉瓣功能。治疗后观察二维及CDFI的变化。结果:双下肢深静脉各段均可形成血栓,左下肢明显高于右下肢。治疗前后血栓的超声表现各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并可指导临床用药,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我院近几年来经超声诊断为下肢深静血栓36例,现回顾性总结治疗前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探讨这一技术在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5月~2005年5月我院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并住院观察治疗。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9~74岁,病程1周至数年。发病原因:外伤和手术7例,长期卧床4例,肿瘤1例。主要临床症状:下肢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肿胀、麻木,部分呈现进行性加重。

  1.2  检查方法  应用德国SIEMENS SONOLINS Elegr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10.0MHz,肢体肥胖及肿胀者用凸阵3.5~5.0MHz,彩色速度范围调节为平静呼吸不出现混叠,超声入射角度小于60度。图像监控系统应用青岛美的康影像工作站3.0版本。扫查大腿时稍外旋外展,小腿伸直或屈曲,显示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扫查静脉及小腿深静脉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二位超声观察血管壁的结构、血管弹性、管腔内的回声特点,管腔内如有异常回声,重点观察其大小、形态、部位及与邻近管壁的关系;探头加压时有无改变;CDFI观察管腔内有无血流、血流充盈情况及有无反流,并用频谱多普勒测量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Valsalva试验判断静脉瓣功能,肢体远端挤压试验观察低速血流对血管的充盈情况,以确定有无血栓并排除假阳性。对以上异常图像实时存储。复查时,先复习以前资料,观察血管腔内有无血栓及回声、邻近静脉壁是否清晰;CDFI显示血流信号充盈程度;观察静脉瓣膜形态、厚度、活动度及有无反流;血栓周围有无侧支循环血管,并实时存储图像。

  2  结果
   
  急性血栓16例,慢性20例;左下肢26例,右下肢8例,双侧2例。其中,累及股静脉7例(19.44%),静脉至胫后静脉20例(58.33%),股总静脉至胫后静脉9例(25%)。

  2.1  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超声表现  血管增宽,管腔内透声差,内部光点细密,且部分光点可来回移动,探头加压不被压瘪。邻近静脉瓣回声未见异常。CDFI: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无血流频谱,瓣膜处未见反流信号。治疗2周复查:8例静脉至胫后静脉血栓表现为管壁清晰、内膜光滑,探头加压管腔被压瘪;CDFI:血流充盈良好,为自主血流;2例二维表现无异常;CDFI:未见血流信号,但管腔可被压瘪,挤压肢体远端时血流充盈良好;6例股静脉至胫静脉血栓血管内膜变毛糙,管腔内可见低回声及中等回声贴于管壁,边界尚清晰;CDFI:血流充盈欠佳,肢体远端加压时可见血流增多,速度加快。复查时静脉瓣回声均未见异常,瓣膜无反流。

  2.2  慢性血栓超声表现  均表现为静脉壁毛糙,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血管粗细不均匀,管腔内径小于正常,管腔内为不规则高回声、等回声及中强絮状回声,探头加压血管部分管腔被压瘪,部分不被压瘪。CDFI:13例阻塞部位远端的管腔扩张,可见星点状或线状血流信号,7例血流信号呈轨迹样改变,挤压肢体远端时可见细条形血流信号。8例伴邻近静脉瓣增厚、固定;CDFI:可见反流信号。本组慢性病例中有5例为完全性栓塞,其中胫后静脉2例,静脉1例,股静脉2例,二维均表现血管粗细不均匀,管腔内充满实性不均质回声,探头加压无改变;CDFI:未见血流信号,远端肢体加压无血流信号,同时可探及其周围血管增粗及浅静脉扩张。住院治疗2周后,下肢深静脉部分栓塞者二维表现较前好转;CDFI:血流较前增多,静脉瓣厚度变薄,规则,反流减少,甚至消失。完全栓塞者回声减低,光点可见移动;CDFI:血栓边缘与管壁之间可见细条形血流信号。

  3  讨论
   
  本组左下肢血栓明显多于右下肢。右髂总动脉在骶骨处跨越左髂总静脉,使左髂总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管腔相对狭窄,故易造成血栓形成,这可能是左侧肢体血栓多于右侧肢体的主要原因[1]。
   
  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实时、准确及可重复等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深静脉血栓诊断直接征象主要为管腔内探及实性回声,但短期内形成的新鲜血栓可表现为无回声,此时依据管腔内有无实性回声来判断血栓可导致漏诊,这时采用压迫试验可很好地鉴别有无血栓。注意点:①过度肥胖或患肢肿胀明显者静脉位置较深,使静脉腔被压瘪程度的观察不甚满意。②肌肉收缩产生的抵抗或局部疼痛,可导致静脉被压瘪的效果不好等造成假阳性,此时应用彩色血流诊断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缺损时应慎重。③由于位置较深的静脉可由于探头频率过高而致使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或充盈不佳。④仪器质量不佳或仪器调节不当而导致正常静脉内血流信号充盈不佳。⑤血流信号外溢遗漏小的静脉血栓。鉴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受诸多因素影响,应密切结合临床,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87-588.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特检科,山东 淄博 255400

作者: 杜兰香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