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7期

脑血管疾病个体化三级预防治疗的实践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个体化预防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皱微循环对社区高危人群监测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三级预防,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有目的的个体化防治能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阻止其发生、发展,防止其加重、复发,提高临床疗效。结论:个体化防治脑血管疾病有显著临床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个体化预防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皱微循环对社区高危人群监测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三级预防,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有目的的个体化防治能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阻止其发生、发展,防止其加重、复发,提高临床疗效。结论:个体化防治脑血管疾病有显著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个体化 脑血管疾病 甲皱微循环 三级预防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50%~70%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做好CVD的防治很有必要。我院于1997~2006年在社区使用甲皱微循环对CVD进行高危个体筛选及个体化三级预防,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对CVD具体病例及社区高危人群的观察进行阐述:
 
  1  控制CVD危险因素,阻止CVD的发生和进展

  1.1  病案1,男,66岁,高血压13年,1997年11月19日晨起后感头晕、无力、心慌。检查:血压165/110mmHg(1mmHg=0.133kPa),精神萎靡。微循环测试:毛细血管管袢变长扭曲,血流缓慢,红细胞重度聚集,管内可见白微栓形成。考虑有CVD发生可能,遂建议家属送医院观察,病人未接受。第2天病人症状加重,并出现说话费力,颈项强直,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颅CT排除脑出血,临床诊断脑梗死(进展性卒中),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1次/8h;尿激酶50万U加入5%葡萄糖300ml静脉滴注一次;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d。3天后病人症状消失。出院后病人经常到社区门诊复查,血压保持在130/90mmHg以下,每年静脉滴注一次活血化淤的中药针剂,至今患者情况良好。

  1.2  小结  本例为进展性卒中,在有效时间内溶栓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恢复良好,此例为典型二级预防。此后,对本例进行了长期的对症预防治疗。对本例而言,其个体化防治就是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以达到防病治病、阻止CVD发生和发展的目的。

  2  针对性控制CVD危险因素,预防CVD加重和复发

  2.1  病案2,女工,56岁。1999年9月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瘫痪、失语,急诊入中医院治疗。治疗20天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出院。3个月后来门诊检查时右下肢仍感无力,血压160/100mmHg,血糖9.56mmol/L,微循环提示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度偏高。给予降压、降糖及降黏药物治疗,嘱其坚持服用,特别是阿司匹林50mg/d,常年不断。近年来随访病情无重大变化。

  2.2  小结  此例为发病后常年针对性控制CVD危险因素,病情得以保持稳定,属于三级预防较典型病例。其个性化防治就是降糖、降压,特别是由于病人血小板聚集度偏高,针对性常年服用阿司匹林,对CVD的加重和复发的预防有其重要作用。

  3  个体化防治,可使CVD的临床疗效提高

  3.1  病案3,女,60岁。糖尿病7年,高血压3年。2000年10月发生CVD,入院后检查血压150/100mmHg,颈项强直,右侧肢体肌力近0级,完全不能自己行动,颅脑CT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在院治疗2个月,主要用药血塞通、脑活素等,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病人仍不能下床活动,来本门诊复查,血压130/90mmHg,右侧肢体肌力1级,微循环提示血流缓慢,红细胞、血小板重度聚集,乳突下静脉丛可见,心电图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糖8.5mmol/L,根据其病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10mg,3次/d口服,尼福达20mg,2次/d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患肢进行推拿按摩及电疗,并控制血糖。经过上述治疗1个月,病人借助拐杖能下地活动,2个月后去掉拐杖自己能行走,生活基本达到自理。

  3.2  小结  此病例是按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防治,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病人存在的CVD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小板聚集度增高、心功能欠佳等,给予活血化淤、改善脑微循环治疗。由于没有进行针对性治疗心功能,病情恢复较慢;后来加用改善心功能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配合理疗,病情恢复较快,像这样的经验已经有多例,值得进行临床验证。

  4  社区高危人群监测,可减少人群发病率

  4.1  1995年4月始我们对潍坊市曹家巷小区57座居民楼进行统计,1997年的户口人数8 567人,其中40岁以上3 162人,1996年4月~1997年4月发生CVD 15例,CVD的发生率为175.09/10万,40岁以上CVD发生率为474.38/10万。本文将这个人群定为CVD高危人群,在曹家巷居委会的配合下,使用甲皱微循环对这个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并针对CVD危险因素给予个性化预防治疗,在人口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CVD发病人数1998年10例,1999年8例,2000年7例,2001年5例,2002年5例。2002年发病率58.36/10万,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158.13/10万。

  4.2  小结  对于无CVD病史,通过监测发现已存在CVD危险因素的人群,采取针对性个体化预防治疗,尽可能消除其危险因素,以减少其发病的机会,在流行病学上称为CVD的一级预防。我院在社区通过甲皱微循环监测高危人群的血流速度、血黏稠度、血小板聚集度,并检测人群的血压、血糖等,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预防,使CVD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总结:我们使用监测CVD危险因素方法在临床及社区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治疗,使CVD病人获得最大限度康复,CVD发病率明显下降。并将流行病学三级预防的概念应用于CVD临床中,增强了医务人员和人群的防病意识。如监测对象存在CVD危险因素,则积极消除其危险因素,预防CVD发生或晚发生;如CVD发生时,则针对其危险因素及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及早治疗,阻止病情的进展和加重;如CVD发生后,则针对其危险因素及具体病情给予有目的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复发及提高临床疗效。综上所述,在临床应用个体化三级预防CVD有显著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 潍坊 261011

作者: 周振华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