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7期

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及CT表现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经CT检查证实为EH的病例7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增宽,部分病例经CT随访复查EH消退。结论:CT结合临床可作出EH的可靠诊断,但需与硬膜下积液及脑萎缩鉴别,避免误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经CT检查证实为EH的病例7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增宽,部分病例经CT随访复查EH消退。结论:CT结合临床可作出EH的可靠诊断,但需与硬膜下积液及脑萎缩鉴别,避免误诊。

【关键词】  外部性脑积水 新生儿 断层摄影术

  外部性脑积水(extraneous hydrocephalus,EH)是发生于婴儿时期中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为特殊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好发于2~24个月前囟未闭的小儿[1]。过去,由于对此病缺乏认识,常与硬膜下积液或脑萎缩相混淆,常致误诊。随着CT的普及应用,对此病认识提高,诊断逐渐增多。现将我院近两年来经CT检查证实为EH的病例7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EH中,男49例,女27例。初次头颅CT检查时年龄3天~2.2岁,平均8.6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抽搐21例,头围增大16例,前囟膨隆13例,呕吐3例,发热1例。外伤后体检偶然发现22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9例,早产儿4例,病毒性脑炎1例。特发性41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Synergy Plus螺旋CT扫描机,层厚10mm,层距10mm,部分层面加做3~5mm层厚的薄层扫描,扫描时间1.5s,DFOV15~25cm,矩阵512×512。患儿镇静或入睡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扫描层面平行于听眦线,从颅底开始连续扫描至颅顶,全部病例均为平扫。

  2  结果
      
  CT表现为两额或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6~10mm)者76例(100%);大脑半球前部纵裂增宽(7~9mm)者76例(100%);额顶区脑沟增宽加深者65例(85.5%);脑基底池增大者52例(69%);两外侧裂池增宽加深者48例(63%);脑室轻度扩大者13例(17.1%)。

  3  讨论

  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对EH的病理生理改变尚未明了。多数学者认为,颅缝未闭合、囟门未闭是发生EH的必备条件,而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功能发生障碍是产生EH的主要因素[2]。EH为交通性(室外型)脑积水的一种特殊类型。原因不明者称为为特发性EH,而另一类称为继发性EH,病因有颅内感染、外伤、HIE及颅内出血后遗证等。有报道多与颅内感染有关,这些因素使蛛网膜发生机械或炎性变化,从而影响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形成EH。HIE引起的EH和特发性EH发生的最早时间可以在生后数天,3个月时已有典型的表现;感染、外伤等特殊原因引起的EH与感染和外伤的发生时间有关[3]。本组病例中41例为特发性EH,35例为继发性EH。

  3.2  EH的临床特点  EH好发于2~24个月的婴幼儿,即前囟门闭合之前。主要临床表现有抽搐(占50%),头围近期增大(占1/3~2/3)[1],前囟膨隆,呕吐,发热等,多以抽搐为主要就诊病因,待前囟闭合后,外部性脑积水自然消退,症状消失。

  3.3  EH的发展规律及与抽搐的关系  3~6个月时EH发展至典型阶段,从6个月以后即开始恢复好转,9个月时已有20%左右的患儿可恢复正常,1岁时有45%的患儿恢复到正常。HIE和外伤引起的EH患儿恢复最快,平均12个月;早产儿和特发性的恢复时间次之,平均18~20个月;而感染引起的EH愈合时间最长,平均为25个月[3]。
      
  特发性、HIE和外伤等引起的EH在CT征象恢复正常以后,抽搐亦随之消失,头围亦逐渐恢复正常大小。患儿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等与同龄儿童没有明显差异。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EH不仅恢复时间长,且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抽搐的发生与EH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H越重,抽搐发生率越高,越频繁。反之,如果患儿的抽搐频繁亦说明患儿的EH表现明显[3]。

  3.4  EH的CT表现  ①额叶或额顶叶蛛网膜下腔间隙≥5mm,大脑半球后半部间隙不宽。②前纵裂池间隙增宽大于7mm,后纵裂池不宽。 ③大脑外侧裂池增宽大于7mm。④鞍上池稍增大。⑤额顶叶脑沟部分增宽,但增深不显著,边缘呈“花瓣状”。大脑后半部及小脑脑沟不增宽。⑥脑室不大或轻度扩大。通常脑脊液聚集首先发生在额顶叶前蛛网膜下腔,其次为前纵裂池、大脑外侧裂池及鞍上池,最后引起脑室扩大[1]。

  3.5  EH的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依据是: ①前囟未闭的婴儿及头颅增大。 ②脑前半部脑外积液增多,脑实质无病变。③2岁以后,脑外积液自然吸收。
      
  本病主要的鉴别诊断[1]:①脑萎缩改变:患儿头围较小,常有智力低下及运动障碍。半球间裂不增宽或前后均增宽,脑沟深宽呈“城垛状”而不是“花瓣状”,脑皮质较薄,脑室扩大较明显。2岁以后脑沟仍深宽,脑脊液未吸收。颅骨额骨较小或变尖使额部颅腔变小。②硬膜下积液:常为单侧发生,若为双侧常两侧不对称,脑沟变平浅,受压的脑回变平内移,常伴有脑内实质密度改变。鉴别困难者可做CT增强扫描,EH时蛛网膜的点状血管影(静脉)与颅内板相邻,而硬膜下积液时血管影远离颅内板[2]。
  
  3.6  CT检查对EH的临床价值  由于CT的普遍应用,EH近年来诊断逐渐增多,根据临床表现及特征性CT表现,对本病诊断并不难。对于特发性EH临床毋需治疗,预后良好。本组病例中有19例CT随访复查,其中12例好转、恢复正常,7例处于改善过程中。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暂时性病理改变,暂时交通性脑积水,为良性自愈性疾病,囟门闭合后本病自然消退,无后遗证。但值得注意的是,EH患婴存在轻微外伤导致硬膜下出血的可能[4]。而继发性EH的轻度病例也可自愈,对原发病应积极治疗,如颅内压持续升高并引起脑萎缩时,可采取脱水降颅压及脑室分流术,营养脑细胞药治疗及高压氧仓治疗等[5];一旦高颅压症状消失,残余少量积水可自行吸收。临床遇婴儿期患儿反复抽搐、发热病史疑颅内感染者,特别伴有头围增大、前囟膨隆时,应考虑到EH的可能。总之,CT能早期诊断EH,尤其是继发性者,有利于临床早期治疗,避免后遗证的发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福建 晋江 362200

作者: 徐国城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