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9期

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痛风克组)和对照组(秋水仙碱组)。结果:痛风克组与秋水仙碱组均可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和血尿酸值(P0。但痛风克颗粒剂组的不良反应出现明显比秋水仙碱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痛风克组)和对照组(秋水仙碱组)。连续1周后观察各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血尿酸情况。结果:痛风克组与秋水仙碱组均可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和血尿酸值(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痛风克颗粒剂组的不良反应出现明显比秋水仙碱组。结论: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关键词】  痛风克颗粒剂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 疗效

  痛风是尿酸盐在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其急性发作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笔者观察了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酸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关节炎诊断标准[1]执行;中医辨证为“湿热阻络证”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相关标准。

  1.2  排除标准  继发性痛风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者。

  1.3  一般资料  45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者为笔者在门诊或住院收治的患者,其中男性38 例,女性 7例;年龄31~57岁,平均44.3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停服其它治疗痛风的药物,禁高嘌呤饮食、辛辣食物及酒类等。治疗组痛风克颗粒剂(主要组成:防己、栀仁、连翘、地龙、土茯苓、蚕沙、薏苡仁、萆薢、川牛膝、威灵仙、山慈菇等),10 g/次,首剂20 g,3次/d,连服用1周。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秋水仙碱0.5 mg,每1小时服1片,出现腹痛、腹泻或呕吐后对症给予药物治疗,严重者停服。关节症状缓解后,0.5~1.0 mg,1~2次/d服用,共用1周。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1)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2)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3)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4)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完成。疗效评价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痛风克颗粒剂组23例,临床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22例,临床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略)

  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含量比较(略)

  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积分,发现两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含量比较(见表2)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12例服药2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经对症治疗或调整剂好转;另外,白细胞减少1例。治疗组无异常反应。

  3  讨论
   
  痛风是尿酸盐在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局部剧烈疼痛伴肿胀发热,皮色暗红为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多次发作可致关节畸形、僵硬。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主要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药物或激素,并配合低嘌呤饮食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这些药物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止痛、抗炎作用,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有较明显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亦较明显,尤以胃肠道反应明显,部分患者有肝肾功能损害。因此,患者依从性低,难以彻底治疗。根据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的特点,本病中医多辨证为湿热阻络,治疗多从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入手。本方是本院旷惠桃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完善,发现行之有效,为方便患者服用,由本院药剂科加工而成。我们曾研究发现[3],本方制剂对痛风大鼠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有明显降低作用, 通过降低炎症介质 PGE2,从而达到抗炎、消肿的目的。我们还有研究发现[4],痛风克颗粒剂对痛风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改善痛风病变关节病理形态。方中选药搭配合理,针对性强,防己在《本草求真》记载“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其苦辛通降,行水饮而散结气,功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薏苡仁淡利渗湿,主利下焦之湿热;萆薢苦平微寒,《药性论》中指出其可“治冷风顽痹,腰脚瘫缓不适,手足惊挛”。分利湿浊,功可祛风湿,利关节;土茯苓“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蚕沙《本草纲目》曰其“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灵仙,《药品化义》曰“性猛烈,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本草正义》亦指出“牛膝屈而能达,无微不至,逐邪者,固倚为君,养正者,亦赖以辅佐,所以痿弱痹著,骨痛痉挛诸证,皆不可一日无此也”。有研究发现[5]粉防己碱的作用与考的松相似,强于水杨酸钠;连翘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水肿,还有解热、抗感染作用;山慈菇含秋水仙碱,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薏苡仁所含的薏苡内酯对中枢有镇静作用,并有一定抗炎作用[6]。本方综合运用了清除湿热、通利经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中药,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诸药合用,切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共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Wallce SE,Robinson H,Masi AT,et al.Prelimilar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ute arthritis of primary guot[J].Athritis Rheum,1977,20(9):8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5:179-182.

  [3] 周 珂,旷惠桃,高小锋.痛风克冲剂对痛风大鼠前列腺素E2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21-22.

  [4] 旷惠桃,周 珂,高晓峰. 痛风克颗粒剂对痛风大鼠关节形态学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5):7-9.

  [5]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59-702.

  [6] 王浩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3:376,198.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作者: 龙华君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