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0期

25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经过全面、细致动态的连续护理过程,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重点把好预防感染、喂养、保暖关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5例早产儿,除2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22例均健康存活出院。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加强护理、观察病情是协助诊断和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经过全面、细致动态的连续护理过程,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方法:通过加强呼吸道管理。重点把好预防感染、喂养、保暖关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5例早产儿,除2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22例均健康存活出院。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加强护理、观察病情是协助诊断和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  早产儿 护理

      凡胎龄28~37周出生、体重在2 500g以下、身长在47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称早产儿[1]。对早产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科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护理,使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25例,男14例,女11例,胎龄29~33周,出生体重1 300~3 200g。有2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炎死亡,其余22例均健康存活。

    2  护理措施

    2.1  保暖  早产儿皮下脂肪极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2]。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常随外界的温度而升降。因此,妇产科与我科及时联系,在分娩前通知我科做好准备,出生后立即用无菌热毛巾及棉被包裹保温,送到我科后及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暖箱内。护士针对不同患儿的不同病情、体重、体温、出生时的胎龄、出生天数,随时调节暖箱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从而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早产儿入暖箱后2~4小时测体温一次,每小时巡视一次,每班记录箱温一次,每日记湿度一次,一切操作均集中时间进行,操作后及时关闭,不留空隙,以免冷风吹入,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56%。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早产儿的呼吸肌薄弱,胸廓和肺组织缺乏弹性,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或青紫。护士必须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及时清除口鼻腔黏液及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先让早产儿的头偏向一侧,使口中的黏液流出,采用一次性吸痰器低负压快速吸引,每次吸引不超过5s,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切忌动作粗暴。吸奶前后发现青紫或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采用面罩小流量给氧,1~2L/min,一般不超过3天。对呼吸暂停的给予托背,弹足底。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变化及缺氧改善情况,并做好特护记录单及重点交班。

    2.3  预防感染  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差,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2]。所以,应重视早产儿用品的消毒、工作人员的管理及病房管理。

    2.3.1  婴儿用品管理  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喂奶时颈下垫的毛巾等一婴一用;备皮刀一人一用一消毒;奶具一人一用一灭菌。

    2.3.2  病室医院感染管理  病室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地面及暖箱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次,室内空气用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2次,每次半小时。体温表用75%酒精浸泡半小时后,干燥保存备用。

    2.3.3  工作人员管理  该室工作人员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如发现有传染病者及时调出该室。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穿专用鞋及服装,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医疗处置前后的洗手制度,每周进行一次手的质量监测,监测中不得检出沙门菌及致病微生物,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cfu/cm2。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只允许与新生儿医疗护理直接有关的人员进入。不允许探视,若需探视,要求更换无菌衣和鞋,认真洗手,戴口罩、帽子,并限制探视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2.4  合理喂养  早产儿胎粪开始排出及排尽较迟,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喂养不当,易发生呕吐、腹泻,且易发生坏死性肠炎。所以,根据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吸吮能力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早产儿尽早开奶,一般出生后6小时开始喂奶,喂奶前喂糖水1~2次。以母乳喂养为主,因母乳营养成份高,易消化吸收,又增强免疫力,且温度适宜,简单易行。对于胎龄较大、吸吮反射好的早产儿直接母乳喂养,指导乳母哺乳时采用正确有效姿势。如果吞咽吸吮能力差,将母乳挤出来采用滴管喂奶,选择消毒好的合适塑料滴管轻轻插入患儿口角处,每次2~3滴,待患儿咽下后再次滴入,直至所需奶量或患儿不再咽为止。对于吞咽困难、容易溢乳成因呛咳厉害而喂奶困难的早产儿,采用鼻饲喂养,选用一次性新生儿胃管,测量长度后涂石蜡油,由一侧鼻孔插入,确定在胃内,用胶布固定。每次喂奶前用干净注射器抽取胃中残留奶量(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奶量的1/4则考虑减奶量),再将准备好的母乳缓

    (下转第882页)

 


作者单位:平舆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平舆 463400

作者: 丁凤霞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