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1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监测的意义及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心脏监测。护理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目前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随年龄增长而呈增高的趋势。急性脑卒中一旦患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心脏监测;护理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目前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随年龄增长而呈增高的趋势。急性脑卒中一旦患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期间若出现心血管急性病变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我们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6岁,平均(55±12.45)岁,其中脑出血12例,脑血栓形成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栓塞5例。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3~5分12例,6~8分15例,9~12分3例。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采取包括微创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术、溶栓治疗、降低颅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纳入标准:(1)初发病例,病程1h~72 h;(2)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明确诊断[1];(3)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诊断。

    1.2  观察指标  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后立即行ECG检查和抽血化验心肌酶,并在入院的第2天和第3天进行复查。ECG检查采用标准常规12导联,心电图异常判断标准:心率﹥100次/min或﹤60次/min;Ⅱ导联P波高度﹥0.25 mv或宽度﹥0.12 s;PR间期﹥0.20 s或﹤0.12 s;QRS波宽度﹥0.11 s;Rv5﹥2.5 mv;ST段下移或抬高0.1 mv;心律不规整或T波低平或倒置。心肌酶指标为AST、LDH、CK和CK-MB。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第1天出现心电图异常20例,第2天出现心电图异常18例,第3天出现心电图异常24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ST-T波改变、Q-T延长。化验心肌酶第1天有12例异常,第2天有14例异常,第3天有20例异常,均为血心肌酶中LDH、CK的升高。

    3  护理

    3.1  监测生命体征  准确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根据患者病情每半小时到2小时测1次。向病人介绍有关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指导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钠盐和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平衡。

    3.2  监测内环境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急性脑卒中患者因意识障碍、发热、进食减少、呕吐及脱水剂的使用,从而造成了血液浓缩,粘稠度增高和微循环障碍,加上机体缺氧可致心肌缺血,此时极易诱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因此应注意观察输液反应,特别在脱水利尿剂的应用方面,一方面该药需快速滴注,才能很好地发挥脱水降颅压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给药速度和剂量对心脏的影响。我们发现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20分钟滴完并与速尿20 mg静脉注射联合交替使用,既能降颅压减轻脑水肿,又未对心、肾功能造成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和呕吐,因此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供氧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极为重要。吸氧浓度应以30%~40%为宜,高浓度吸氧超过24小时,易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可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同时对烦躁不安、激动紧张的患者给予镇静剂,但注意防止过量。发热病人的物理降温及低温脑保护可降低机体耗氧量,减轻心肌及脑组织的缺氧。

    3.4  心电图检查和心电监测  急性脑卒中患者必须接受心电图检查和心电监测,并设专人护理,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电图知识。如心电监护显示ST-T段下降或伴有T波低平,则表示有心肌缺血,尽早发现心肌的缺血性改变或心律失常,为抢救争取机会。若出现ST-T段进行性改变,Q-T间期延长,T波倒置,多源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波形,则提示病情较严重,极易导致病人猝死或急性心力衰竭[2],应立即通知医生到场,积极配合抢救,并做好记录。尤其是夜间,更应密切监测心脏情况,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同时备好除颤仪、抢救车等急救设备,并能够熟练使用。

    4  讨论

    急性脑卒中可导致心脏损害,故有脑-心卒中之称。文献报道: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CG改变为77%[3],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ECG改变为90%以上,而脑梗死患者ECG改变为22%。本观察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第1天ECG异常20例,其中脑出血比例最高,脑栓塞次之,脑血栓形成最低。第2天ECG异常18例,第3天ECG异常24例,达到最高。

    急性脑卒中患者引起心血管反应的机制较为复杂。急性脑卒中发生后引起下丘脑调节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异常,儿茶酚胺合成增多,过多的儿茶酚胺从心脏的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游离到心肌间,引起心肌细胞的灶性溶解坏死及收缩装置改变;此外,儿茶酚胺增加引起冠状动脉小血管收缩或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

    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易发生脑心综合征,不但使患者病情变得复杂,而且导致死亡率增高[4]。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对估计心脏本身受损程度和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较重要的指导价值,急性脑卒中患者若合并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提示预后不良。本组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第1天ECG异常20例,心肌酶异常12例,第2天ECG异常18例,心肌酶异常14例,第3天ECG异常24例,心肌酶异常20例。这显示心电图与心肌酶的异常是一致的。及时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异常,能主动地发现和预防心脏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邹春莉,钟代曲,钱 敏.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脏的应变效应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33-1334.

[3] 许志强,蒋晓江,陈曼娥.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5):291.

[4] 任 江,宋振伟.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与死亡相关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8,11(4):19.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卫辉 453100

作者: 梁东良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