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3期

浅谈血站感染管理与控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血站感染血站工作的目标是采供血,保证临床用血需要,避免输血传播传染病HBV、HIV、HCV和梅毒的感染,保证临床输血安全,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各个环节进行感染管理与控制,保障献血者、受血者、工作人员、环境和社会安全。为了防止感染事故的发生,应加强血站感染管理与控制。1建立感染管理与控制的组织机......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血站感染

  血站工作的目标是采供血,保证临床用血需要,避免输血传播传染病HBV、HIV、HCV和梅毒的感染,保证临床输血安全,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各个环节进行感染管理与控制,保障献血者、受血者、工作人员、环境和社会安全。为了防止感染事故的发生,应加强血站感染管理与控制。

  1  建立感染管理与控制的组织机构
      
  由质量管理科负责站内感染管理工作,质控科负责站内感染控制的检测,科室质量监督员负责本科日常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科、质控科共同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规章制度和SOP的执行、各种消毒、灭菌及记录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审核,对检测不合格或有差错情况的要求立即纠正,并做好检查记录,定期跟踪检查,不断改进。

       2  建立健全感染管理与控制的规章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一次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等要求制定工作制度,如《艾滋病实验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与措施》、《消毒灭菌制度》、《污物处理制度》、《血液报废制度》、《生物、化学污染事故的紧急处理应急预案》、《无菌室管理制度》等。所有工作都必须有相应的SOP,各科室在制定SOP时应包含以上文件中有关感染控制的要求,如:血液采集SOP中的无菌操作要求, 血液检测SOP中对保证受血者安全,要求科室工作现场的消毒处理,总务科SOP中包含污染物的消毒、灭菌、毁形、焚烧等步骤。

        3  采供血
      
  涉及感染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3.1  人员与环境 

  人员上岗前要有上岗资格考试,工作中严格执行站里规章制度及SOP,保证采供血全过程中人员不受感染,血液产品、环境不受污染。质控科每月一次对采血护士和成分血制备人员的手、献血者的采血部位、成分分离室、百级净化间、采血室、储血环境、储血冰箱等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应符合质量标准。如:采血、成分制备人员手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或细菌总数≤10cfu/cm2为合格;献血者的采血部位不得有细菌生长;百级净化间菌落数≤1个,10万级≤10个;百级净化尘埃粒数小于3.5个/L(≤0.5μm),十万级净化≤3 500个/L。

  3.2  血液检验和结果、血液产品 

  为了避免输血传播传染病和血液产品细菌污染的发生,保证受血者不受感染,按照国家标准对血液必须进行HBsAg、抗-HIV、抗-HCV、梅毒、ALT的筛查实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进行。每次化验均使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内质控物质控,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精确度,定期参加国家室间质评,保证实验的准确度,质控科每半个月对检验科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符合率为100%。血液的采集、制备、贮存、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SOP,确保血液产品不受到细菌污染。质控科对各种血液制剂产品进行抽检,频率为每月4袋,其中,包括细菌培养实验和HBsAg、抗-HIV、抗-HCV、梅毒抗体、ALT检测实验。

  3.3  原辅材料 

  原辅材料包括:一次性采血袋、血液免疫筛查试剂、输血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棉球、棉签等。购买时向供方索要一照两证:《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等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购进后都要抽样进行严格质量检测:外观无破损漏液、包装完好,一次性采血袋检测溶液的外观、装量、葡萄糖含量、pH值、细菌培养、热原检测,一次性医用注射器质量要进行外观、透明度、热原、细菌培养等检测,血液免疫筛查试剂标签应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签发的检定合格证,粘贴防伪标签(在底口和封口处)及批检报告书。在试剂盒外包装上应有生产批号和有效期。并使用卫生部临检中心考核血清盘(或自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测定,要求结果均达98%以上。输血器、棉球、棉签等要进行无菌实验,输血器还要做热原检测,所有的原辅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质检,合格的原辅材料贴质检合格标签标识,方可领取使用。

  3.4  消毒、灭菌效果 

  避免采血和成分血制备时造成血液交叉感染,对所有重复使用品要定期消毒灭菌,对止血钳、无菌衣、棉球高压灭菌。每次检查各测试包中的化学指示剂均达到合格标准,则该批灭菌的全部物品为合格,此次灭菌合格;每次检测只要有一个包中的化学指示剂未达到合格要求变化,则该批处理的全部物品均应视为灭菌不合格,不得按无菌物品使用。质控科定期对压力蒸气灭菌操作及灭菌效果监控:化学指示剂法每周一次,生物指标剂法半月一次;对有温度记录装置的消毒锅,每半年一次用测温深头插入灭菌器下排气口处测定温度,校准仪表。紫外线杀菌效果检测,每季度对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用仪器法测定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必须≥70μW/cm2,新购置的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100μW/cm2,紫外线灯消毒记录中要有使用累计时间,大于2 000小时应更换。用稀释中和法检测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

  3.5  仪器设备 

  对影响血液检验和无菌质量的所有仪器设备:酶标仪、加样器、水浴箱、血球计数仪、储运血冷链等必须满足其预期使用的要求。所有的仪器和设备都必须经血站确认。关键设备的监控必须包括以下要求:在使用前后可能影响校准状态的情况下和按规定的周期对关键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关键设备具有满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质控科定期监控关键设备:储运血冷链温度、报警情况每周一次,加样器容量校准每季度一次等。发现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在用设备处于校准状态;当发现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必须评估血液、血液成分质量。血液、血液成分贮存设备具备一定的贮存容量,并确保维持适宜的温度。

  4  建立固定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
      
  血站虽然对HBsAg、抗-HCV、抗-HIV、梅毒传染病进行检测,由于病毒抗体“窗口期”存在,对于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液,仍存在有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为了更有效地避免经输血感染疾病,在招募献血者时,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献血知识,知道哪些传染病不能献血,让献血者自我排除献血。发展和建立固定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从低危人群中采血,确保血液质量。

       5  工作人员的防护
      
  要求体检医生、检验人员、采血人员、成分分离人员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受到感染,严格执行各项SOP,工作时要带手套、穿工作服、戴口罩或戴面罩,面罩要定期更换,工作后要洗手。不在实验室饮水和吃东西,每年给员工体检一次,应包括HBV等输血传染病的检查,上岗以前每位员工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衣服一经有明显污染立即脱掉,用漂白剂(1:49)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
   
  6  社会环境的感染管理与控制

      
  所有重复使用的设备包括离心机、酶标仪、电脑、加样器等和血污染的工作面要求每天消毒。25%酒精或戊二醛用于仪器消毒,0.2%NaOCl适用于清洗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和地面。很明显的液体溅洒应立即清除。含有少量人血的洗涤用水,可以用等份的家用漂白粉消毒1小时。空气消毒使用紫外灯照射方法,每日工作完毕后照射30分钟。废弃物主要有消毒棉球、注射器及针头、酶联实验后的废板孔、一次性吸头、血样、废血袋等。针头应放入专用的一次性坚固的锐器盒中密封与其它废弃物一样放入有“医疗废物”明显标识、不渗漏、结实的黄色塑料袋中封口后,焚烧或用60分钟121.5℃高压灭菌后焚烧。洗板废液消毒,加NaOCl使含有效氯浓度为0.2%,放置1.5~2小时,测定废液中含氯为4~5mg/L后排放。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中心血站,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作者: 马俊清,荣瑾宇,姬勇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