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3期

大蒜素胶囊三联及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结论:大蒜素胶囊三联、四联疗法1周治疗均能有效根除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治愈球部溃疡。虽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与低剂量克拉霉素基础PPI疗法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四联更为理想。十二指肠溃疡。大蒜素胶囊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三联及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92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治疗1组)31例,口服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大蒜素胶囊治疗;B组(治疗2组)31例,口服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大蒜素胶囊治疗;C组(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治疗均为7天。7天后,3组均继续服用3周奥美拉唑。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快速尿素霉实验与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结果:HP根除率以意向治疗分析(ITT)和完成治疗分析(PP)表示。92例均可纳入ITT分析。A、B、C组的ITT分别为83.87%、90.32%和83.33%;PP分别为86.67%、93.33%和 86.21%。B组HP根除率比C组稍高,但3组间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ITT及PP分别是93.55%、96.67%、96.77%及100.00%、93.33%、96.5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遍均能耐受。结论:大蒜素胶囊三联、四联疗法1周治疗均能有效根除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治愈球部溃疡。虽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与低剂量克拉霉素基础PPI疗法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四联更为理想。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大蒜素胶囊

  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目前,国内外1周三联治疗(1种抑酸剂加两种抗菌药)亦是公认的HP根除治疗方案。但是,抗HP治疗的效果正逐渐被HP对抗菌药的耐药性而削弱,尤其是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给临床控制HP感染带来困难。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低剂量、短疗程、依从性好的联合药物根除HP治疗方案,应用大蒜素胶囊三联、四联与低剂量克拉霉素及PPI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十二指肠溃疡HP根除效果、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2004年4月~2006年5月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门诊患者92例,溃疡直径≥5mm,数目≤2个;HP阳性;排除溃疡严重并发症、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肿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菌药物、铋剂、PPI制剂及H2受体拮抗剂。

  1.2  方法 

  92例随机分为3组,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烟酒嗜好及溃疡数目和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治疗1组)31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大蒜素胶囊(江苏清江药业有限公司制造)40mg,每天3次。B组(治疗2组)31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呋喃唑酮100mg,每天2次;大蒜素胶囊40mg,每天3次。C组(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呋喃唑酮100mg,每天2次。疗程均为7天。7天后,3组均继续服用3周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

  1.3  HP检测及评估 

  入选前均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检查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阳性者。治疗结束后4周,14C-UBT试验阴性者为HP根除。

  1.4  疗效评定标准 

  以胃镜检查结果作为判断依据。痊愈:溃疡愈合,炎症消失或进入瘢痕期。有效:溃疡面缩小50.0%。无效:溃疡面缩小<50.0%或无变化。

  1.5  安全性评估 

  每周来门诊随访1次,记录治疗期间与药物有关的症状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血、尿等实验室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和完成治疗分析(pre-protocol,PP),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a=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HP根除率 

  ITT(×10-2):A组26例(83.87%), B组28例(90.32%),  C组25例(83.33%)。PP(×10-2):A组26例(86.67%),B组28例(93.33%),C组25例(86.21%)。A、B组与C组的HP根除率均在8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溃疡愈合率 

  ITT(×10-2):A组29例(95.55%), B组30例(96.77%),C组28例(93.33%)。PP(×10-2):A组29例(96.67%), B组30例(100.00%),C组28例(96.55%)。3组愈合率均在90.0%以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安全性及耐受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6例(19.35%),B组7例(22.58%),C组5例(16.67%)。治疗期间,凡有1次不良反应者均列入统计。一般为腹部不适、便秘、味觉异常、头痛,但都很轻微,普遍均能耐受。3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组实验室指标未见异常。

  3  讨论
     
  HP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HP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检出率为90%~100%[2]。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会议推荐,所有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应该接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3]。因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促使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并使十二指肠溃疡的炎症消退。可接受的有效根除HP方案为:按治疗意图分析>80%,按试验方案分析90%;简单、耐受性好及成本效益比高。寻求理想的治疗方案是胃肠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将奥美拉唑、低剂量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治疗根除方案作为基础对照,探索大蒜素替代呋喃唑酮及增加大蒜素胶囊的三联、四联疗法根除HP的临床治疗。各组均能有效根除HP,根除率达80.0%以上,符合Maastricht和其它指导纲要的根除率标准。其中,大蒜素四联疗法根除率稍高,完成治疗分析达90.0%以上,但3组间的HP根除率按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
     
  克拉霉素是众多抗HP治疗指南中的推荐用药,今年来,由于HP的23srRNA基因V区的2144或2134位置的位点有A→G的突变,造成HP对克拉霉素耐药,HP菌株突变位点的不同与其对克拉霉素耐药的程度有关。A2143突变株的MIC高于A2144G突变株[4,5]。采用低剂量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治疗,可能与耐药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试验所选用的大蒜素胶囊是一种中草药抗菌药,主要成分是大蒜素(三硫二丙稀),系我国江苏清江药业有限公司产品,其纯度达98.0%以上。大蒜素胶囊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弧菌、深部真菌和病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杀灭的作用,对青霉素、链霉素及金霉素有耐药作用的细菌均具有杀灭作用。大蒜素抗菌机制是大蒜素分子中氧与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相结合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克拉霉素剂量低,呋喃唑酮、大蒜素来源广、价格便宜,成本效益比一目了然。大蒜素不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被称之为“绿色抗生素”。本文3种方案中四联药较之三联药更为理想。不良反应均轻微,停药后即消失。

【参考文献】
    [1]Menraud F.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rylori to antibiotics[J].Aliment Pharmacol Ther, 1997,11(suppl):43-53.

  [2]NIH.Consensus conference,Helicobacter pylori in peptic ulcer disease[J].JAMA,1994,272:65-69.

  [3]The European Helicobacter Pylori Study Group.Current European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il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The Maastricht consensus Report,Gut,1997,41:8-13.

  [4]郭佳鹤.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9):780-781.

  [5]龚飞跃.短程低剂量三联及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照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12:273-275.


作者单位:1.河南第一荣康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3.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王飞,张战利,侯素珍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