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5期

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康复期 焦虑情绪 护理干预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经药物及心理等系统治疗,在精神症状得到控制,自知力恢复,病情稳定后需要巩固和维持治疗,这个阶段称康复期。这个时期的患者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面临出院后许多实际问题,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患者的心态比较复杂,焦虑情绪颇重,不利于早日康复,回归社会,需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通过对住院的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本院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60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13~77岁,平均(31±12)岁,病程(7.12±3.15)年,平均住院(2.52±1.44)次。其中精神分裂症44例,情感障碍10例,其他精神病6例。入组标准: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无药物不良反应,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对策。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1],由1~20项组成,1~4级评分。

  1.2.2  评定方法 

  测试前让患者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道题的含义弄清楚,然后作出独立的自我评定;个别文化程度低看不懂题意,由主试者念给他听,使其懂题意思后作出评定。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评分。

  1.2.3  护理干预措施

  1.2.3.1  研究组

  (1)根据患者焦虑情绪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安慰、疏导、支持、鼓励和针对性暗示治疗,每周2次,个别情况可随时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干预; (2)开展丰富的工娱疗活动,每周4次,每次1~1.5小时,如集体游戏、欣赏音乐、唱歌、演讲、体育比赛等;(3)开放式管理,每周2~3次,每次1小时,采用带患者出病房集体游玩、参加社会活动等;(4)寻求社会支持系统,联系患者的亲人、朋友或单位领导来院探望患者;(5)组织每周1次,每次1小时的科普宣教,以集体授课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授课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6) 集体授课内容包括精神心理学常识,怎样预防及处理精神疾病复发,以及生活中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等。

  1.2.3.2  对照组接受一般的精神科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给予上述护理干预3周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改善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调整了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康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略)

  3  讨论

  SAS使用简便,能较好地反应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信度效度均相对较高。报道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有烦恼、忧虑、紧张等焦虑情绪者占15.3%[2],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则会影响其预后,不利于患者康复[3]。由于精神疾病预防治疗知识普及程度低,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存在一定偏见,而精神疾病又易复发,在病情得到控制,自知力渐趋恢复,回归社会前对前途的担忧、恐惧,以及担心疾病复发而多思多虑,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烦、易激惹、忧虑等情绪,严重者产生自杀意念和冲动伤人行为,如不有效防范,可能发生意外事故。通过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恢复体力,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和战胜疾病的主动意识,从消极焦虑情绪中摆脱出来,消除各种顾虑。经焦虑状态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焦虑情绪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研究组焦虑情绪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汪斌.心理障碍的检测诊疗技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107-108.

  [2]赵宗峰,李绍峰,赵宗兰,等.缓解期精神病人的调查报告[J].山东精神病学,2000,8(6):38.

  [3]鲍文卿,章明慧,许霞,等.康复期精神病人焦虑情绪和应对方式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4):294-296.


作者单位:河南第二荣康医院,河南 洛阳 471013

作者: 张平,陈琳,张月芳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