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6期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我科于2004~2007年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2药物配制取思密达(蒙脱石散剂)6g,柳氮......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我科于2004~2007年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3~66岁。患者均有轻重不一的腹泻,轻者每日排便2~4次,重者每日排便10~12次。黏液便20例,大便隐血(+)、血液黏液便7例,黏液脓血便3例。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病程6个月~12年。

  1.2  药物配制 

  取思密达(蒙脱石散剂)6g,柳氮磺胺吡啶片1.0~2.0g,地塞米松针5mg,将药物加入0.9%氯化钠液100ml溶解,摇匀使用。

  1.3  灌肠操作步骤 
 
  最好选在临睡前(20~21时),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的环境,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取现配药物100ml,嘱排空大小便,用温水清洗会阴,保证局部清洁。一般取左卧位,灌肠液温度为39~41℃。过冷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同时还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肠蠕动,不利于药物的保留;温度过高可使肠黏膜受刺激处于充血、水肿,易引起排便反射。插管以10~20cm为宜。肛管前端要用石蜡油充分润滑,药物要摇匀,动作要轻柔,叮嘱患者做深呼吸、放松。旋转肛管,以防止有粪块堵塞肛管引起药流不畅。分散患者注意力,使肛门括约肌放松;药液速度要慢,压力要低,灌肠液面不超过患者30cm。重症患者每天保留灌肠2次。灌肠后嘱患者每15分钟更换体位1次,让药物与肠壁充分接触以利于病变黏膜修复。在操作过程中,要有整体观念,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腹痛、腹胀、头晕、出汗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处理,做好护理记录。保留2~4h,以完全吸收为宜[1],7天为一疗程。

  2  结果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充血、水肿消失)20例;好转(症状体征减轻,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消失)8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变或加重,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无变化或加重)2例。治愈好转率达93.3%。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易发难愈,致患者心情抑郁,影响疗效。所以,更应关心、帮助患者,经常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本病的主要表现和诱发加重因素,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解释疑惑。同时,讲清灌肠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及疗效,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  灌肠后护理 

  用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收集和记录有关资料,注意观察患者腹痛,每天大便次数、量、性质等。治疗开始的前几天,大便次数可能增加,应事先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其紧张。对年老、体弱、消瘦患者,应注意纠正或避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并将治疗前后的观察与检查结果比较,以便综合判断疗效。

  3.3  饮食护理 

  饮食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2],建议患者饮食要节制,食细、软、烂、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忌生冷、油腻、多纤维素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病情。在配餐上应根据患者的口味、具体条件和病情轻重,注意增进食欲。

  3.4  做好出院指导 

  出院时应向患者讲清良好的生活规律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注意天气变化和饮食卫生,对于有恶变倾向的,应嘱患者定期复查。

  4  小结

  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方法简便易行,无损伤,痛苦小,无副作用,安全有效,药物吸收快,直接作用于肠道溃疡面,避免和减少了消化液酸碱度和各种酶对药物的影响。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做好保留灌肠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郭 鸣.中西药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0.

  [2]吴 蓉.中西药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浙江中医学报,2005,(7):166.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作者: 殷红莲,符时芳,李素娟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