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9期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与病程呈负相关(P0。结论:多数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冠心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家属及亲友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倾诉自身烦恼并协助解决,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式,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病人一般情况表,对95例住院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低于全国常模。性别、受教育程度,有无既往病史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未发现相关性(P>0.05);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治疗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多数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冠心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并指导家属及亲友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倾诉自身烦恼并协助解决,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式,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青年 冠心病 社会支持

  A study on social support status and relevant factors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LI Tian, GAO Yu-zhe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 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ocial support status and relevant factors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Methods: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social support status and relevant factors of 95 young and middle-aged coronary disease patients by implementing the social support ration scale (SSRS) and patient common data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support level given to young and middle-ag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s lower than the regular national level. Gender, education and previous medical history were found irrelevant to social support level. (P<0.05); the cause of disease appears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ive to the social support to young and middle-ag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P<0.05); treatment was found positively correlative to the social support acquired by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P<0.05).Conclusions: The social support received by majority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coronary heart patients is relevantly low. When the patients are in hospital, their family should be trained for the coronary health knowledge and should be guided to provide more mental and physical support thus the patients’ can be encouraged to confide their pain then they could be assisted in issue resolving. Nursing personnel may work out related car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feature so that the patients’ healing can be accelerated and their life quality can be increased.
   
  【Key words】Middle-ag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he social support ration scale
       
  冠心病(简称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竞争和压力的加大,我国冠心病发病人群逐渐呈年轻化发展(中国MONICA研究),中青年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个性、应激、行为模式、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密切相关[1,2],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深入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并为其制定相应的身心护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调整和改变冠心病患者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康复,提高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现对住院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 ISFC) 及WHO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②年龄≤60岁; ③有一定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愿意参加此研究;④排除NYHA 心功能分级Ⅳ级及认知障碍病人。对9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58例,女37例,年龄47~60岁。表1  病人一般特征(略)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诱发因素、烟酒嗜好、经济负担、主要治疗方法、既往病史、病程等。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应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该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社会关系的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有客观支持(即患者所接受到的实际支持),主观支持(即患者所能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支持利用度是反映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包括倾诉方式、求助方式和参加活动的情况)3个分量表,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该量表经长期使用表明设计基本合理, 有效、简便、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重测信度为0.92, 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 适合我国人群使用。

  1.3  资料收集与统计处理方法 

  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或经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发给研究对象,采用统一指导语。调查问卷由研究对象,逐项认真填写。共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有效答卷95份。有效率为95%,问卷均一次性完成。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录入所有数据,并进行分析, 主要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t检验、x2 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病人一般特征见表1

  2.2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见表2。表2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与国内常模的比较(略)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仅有主观支持一项高于国内常模。

  2.3  主观支持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表3  主观支持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略)

  治疗方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即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社会支持低于使用支架及药物治疗的患者;病程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即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应的减少。

  2.4  社会支持总分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4  社会支持总分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略)

  治疗方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即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社会支持低于使用支架及药物治疗的患者;病程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即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应的减少。

  3  讨论

  3.1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较低,低于国内常模,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三项均低于国内常模,仅有主观支持一项高于国内常模。有研究显示: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支持,均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的心身状态。主观支持是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存在,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4]。

  3.2  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与病程呈负相关,即病程越长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可能与长期患病经济负担加重有关,有研究显示:经济条件是影响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5]。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与治疗方式呈正相关。即采用支架及药物配合治疗的患者的社会支持高于采用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性别、受教育程度,有无既往病史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未发现相关性(P>0.05)。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多数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 对疾病本身存在担心和恐惧, 来自于经济和疾病的双重压力形成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负性心理压力,在临床工作中要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并指导家属及亲友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

  社会支持是病人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患者的个性特征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6,7], 应对方式也与冠心病的发展及康复密切相关[8]。当病人面对住院等应激环境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量与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至关重要[9]。有资料显示: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 而劣性的社会关系则损害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 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10]。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在于:社会支持效应先于应激所产生的负性作用影响机体,使患者对应激事件产生良性评价;出现应激事件的负性情绪后,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认知和评价,抑制或减弱应激引起的神经和内分泌反应[11],从而一方面提高个体对生活事件的应对和顺应能力,对应激起缓冲作用,起到对健康的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压力较大,在面对疾病压力较大,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促进康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使用个体教育这一最好的健康教育方式[12],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和单调的书面教育,并指导家属及亲友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倾诉自身烦恼并协助解决,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Ginzburg K, Solomon Z, Bleich A. Repressive coping mode, acute stress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02, 64(5):748-757.

  [2]龙金亮,王红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5,11(2):140-142.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2 (增订版): 127-131.

  [4]胡荣,姜小鹰.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2007,26(3),237-239.

  [5]赵世伟,阎春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的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9):261-262.

  [6]Jovanovic D , Jakovljevic B , Paunovic K , et al. Importa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Vojnosanit Pregl, 2006, 63(2):153-158.

  [7]Betkowska-Korpala B , Jankowski P, Bryniarski L, et al. Personality and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J].PrzeglLek, 2000, 57(5):274-277.

  [8]Brummett BH , Babyak M A , Mark D B. Prospective study of perceived stress in cardiac patients[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4, 27(1):22-30.

  [9]张伟嫦,焦树燕.住院冠心病病人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3) : 386-387.

  [10]石海燕, 姚景鹏.干部病房和普通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护理学报,2007, 14(2):8-10.

  [11]Lange C, Heuft G, Wetz HH. Influence of psychic comorbidity on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J]. Orthopade, 2003,32(3):241-246.

  [12]蒋春清,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 2001, 15 (3) : 139.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山西 太原 030001

作者: 李甜,郜玉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