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0期

结外型小儿淋巴瘤1例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来源于淋巴网状组织、与免疫关系密切的恶性肿瘤,主要侵犯淋巴结,占2/3~3/4[1],也可发生于淋巴结外和非淋巴组织,如肺、胃、肠等。现将一例结外型小儿淋巴瘤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血液分析正常。腹透:小肠轻度胀气,未见明显液平。...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来源于淋巴网状组织、与免疫关系密切的恶性肿瘤,主要侵犯淋巴结,占2/3~3/4[1],也可发生于淋巴结外和非淋巴组织,如肺、胃、肠等。现将一例结外型小儿淋巴瘤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20天,以肠套叠收住院。20天前,出现不明原因阵发性腹痛,无腹胀、恶心、呕吐,无腹泻、便血及发热等。在当地医院考虑肠痉挛,予以对症处理。回家后,腹痛无好转而来本院。体检:一般情况好。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活跃。血液分析正常。腹透:小肠轻度胀气,未见明显液平。考虑为肠套叠,给予空气灌肠协助诊断和治疗,灌肠见小肠套入盲肠约1.5cm,经适当加压后,整复成功。此后,反复发作2次,均同前治疗成功。第4次发作时收住院,决定手术

  1.2  术中所见及治疗  术中见回肠略胀气,距回盲部约50cm处回肠有(3×3×0.5)cm椭圆形肿块,突入盲肠,致小肠狭窄并套入盲肠约15cm,小肠系膜有3枚(1×1×0.5)cm质硬淋巴结,考虑为“小肠良性肿瘤”诱发肠套叠。距肿瘤上下缘约5cm切除病灶,行小肠端端吻合术,淋巴结未予处理。

  1.3  术后病理  弥漫型小细胞性淋巴瘤。

  1.4  转归  术后应用COP方案辅助化疗8周期,巩固治疗2周期,同时配合免疫治疗。随防10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

  2  讨论
   
  小肠肿瘤中约75%为恶性[2],而小肠又是结外淋巴瘤的好发部位,约占小肠恶性肿瘤的60%[3],好发的平均年龄为40岁[4]。本例结果提示,应充分认识小儿小肠肿瘤的特性及可能诱发的并发症,不能简单认为小儿小肠肿瘤多为良性,而只行单纯病灶切除术,有条件者,应术中送快速病理,协助诊断,力争根治性治疗。无条件者,也应力争清除区域性肿大淋巴结,为以后治疗打下基础。术后根据病理类型,采取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对于反复发作的肠套叠,尤其是原因不明者,应及早手术,以防其它疾病漏诊。

【参考文献】
    [1] 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3-408.

  [2]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人民出版社,1994:1189.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桃村中心医院外一科,山东 烟台 265301

作者: 侯玉彬,丁玉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