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4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护理体会无抽搐电休克是治疗精神疾病的现代物理治疗方法,病人在全身麻醉后入睡,并给予肌松剂和氧气,然后通过适量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质广泛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释放化学物质以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病死率低,对抑郁症伴自......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护理体会

    无抽搐电休克是治疗精神疾病的现代物理治疗方法,病人在全身麻醉后入睡,并给予肌松剂和氧气,然后通过适量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质广泛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释放化学物质以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病死率低,对抑郁症伴自杀病例以及紧张型分裂症疗效显著。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10月的住院病人459例,其中,男性248例、女性211例,平均年龄36.5岁。初发135例,占29.41%;复发314例,占70.59%。抑郁246例,治愈203例,显效43例,无效0例,治疗3~8次。精神分裂症178例,治愈106例,显效69例,无效3例。紧张木僵型35例,治愈33例,显效2例。大部分精神病人疗效较好,特别是紧张木僵型和抑郁型效果明显。

  2  讨论

  2.1  精神疾病不论初发或复发,只要符合临床适应证,并配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均较好。

  2.2  加强治疗前的护理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可提高治疗效果。

  2.2.1  治疗前详细的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心电图、脑电图、胸片以及胆碱酯酶、乙肝5项等,以检查病人是否存在着治疗禁忌证。对已经接受过治疗的病人要仔细察看上次的治疗记录,以便根据痉挛发作长短和呼吸恢复情况确定通电量和时间。如电量过小不能引起痉挛发作致疗效差,通电量过大则痉挛时间过长(也有的过短),会加重病人的认知障碍和其他不良反应。在治疗的当日早晨停服一次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利血平的病人必须停药3~5天,方可开始治疗。

  2.2.2  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护理

  详细讲述治疗的目的、原理、过程、效果、疗程。治疗一般隔日一次,每周3次,急性期可以一日一次,然后再改为隔日一次,每个疗程8~10次。让家属和病人表达对治疗的看法,同时要签字表示同意治疗。为了消除病人和家属的恐惧心理,可以和做过该治疗的病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2.2.3  一般护理 

  治疗前一天,协助病人清洗头发,以免油垢影响通电效果。治疗前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及禁烟,防止出现呕吐、误吸而窒息。对于不合作的病人,当晚将接受治疗者安排在同一房间,房间内无食物、水和烟,如需大小便时需专人监督,对特别兴奋的病人可适当采取保护的方法,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治疗晨嘱排空大小便,换宽松舒适衣服,取下活动假牙、发夹和佩戴的金属物品,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体温在38℃、脉搏在130次/分、血压超过22/15kPa,不宜做治疗。

  2.2.4  环境与物品准备 

  治疗室应宽敞明亮、安静,准备好急救所需的各种药品、器械及治疗所用之注射药物。

  2.3  专人监护 

  密切观察疗后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1  防止坠床和摔伤 

  治疗结束后应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室内,取仰卧位,头下垫软枕,头侧向一边,保暖,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意识尚未清醒,躁动不安,应加床栏,必要时予约束带加以保护,直至病人完全清醒后再解除。

  2.3.2  治疗后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量血压、脉搏和呼吸,以了解生命体征是否渐趋稳定。病人清醒后,供给水与流质食物,注意观察进食的量,保证午、晚两餐全量摄入,以免影响下次治疗。如有记忆力丧失,护士可给予提醒,并告知记忆力是可以恢复的。

  2.3.3  如病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一般不需处理,如症状较重可对症处理。


作者单位: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昌乐 262400

作者: 高德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