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5期

共同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冠心病负性情绪的影响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定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论: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疗效。【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定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疗效。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近年很多研究表明,冠心病临床症状除躯体症状外,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表现也很突出[1,2]。这些负性心理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效改善病人负性情绪,对治疗和康复有重要作用[3]。为此,我们采取对照的方法,观察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冠心病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67例。入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40~78岁; 心肌梗死3例,心绞痛18例,心律失常11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43~80岁;  心肌梗死3例,心绞痛20例,心律失常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两组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入组患者首先进行健康教育前评估,护士根据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知识多少和病情及其心理状况,制定宣教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个别和集体的方式进行宣教。(1)疾病基本知识。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本病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以及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相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只要控制好就能够健康生活。(2)  饮食生活运动习惯。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常年坚持,习以为常。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脂、低热、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咖啡等以免心率加快。忌烟限酒,每天饮酒不超过30 ml。运动适量,循序渐进,每周不少于5天的运动训练。睡眠要充足,大便要通畅,生活有规律,洗澡时间短,不能单独居住,按时服药,药量不要随意调整。

  1.2.3  心理干预方法 

  由有经验的护师实施,在健康教育前评估同时进行心理状况评定。并采取以下方法:(1)支持性心理治疗。护理人员以亲切亲情感接触患者,举止端庄自信,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关心患者的痛苦,同情其挫折,使其感到被尊重和理解,而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以鼓励性言语肯定病情好转的征象,引导患者勇于面对病情,争取保持顺应自然的平常心,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改变认知。对健康教育评估中发现的错误和不良认知进行指导纠正,改变其对疾病不利的应对方式,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阻断负性思维[4],修正不合实际的目标,协助患者完成阶段性的任务,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对自己的负向评价,增强自尊和价值感,调动积极情绪。(3)放松训练。指导病人每天进行2~3次全身肌肉放松训练。

  1.2.4  两组病人入院3日内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临床疗效按照明显好转、好转、进步、无效四级评定法评定。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见表1。疗前SAS和 SDS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2周后,尽管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和P<0.05),表明干预能明显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表1  治疗前后SAS、SDS总均分变化(略)

  2.2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冠心病属典型的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都受着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1]。强烈、持久的负性情绪,不良生活习惯,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紊乱,使呼吸、心率过快、血压升高,而且还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痉挛、阻塞,进而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在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随访中,Barefoot等[6]发现,伴有中度至重度抑郁情绪的病例较无抑郁情绪的病例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机会高69%,消除负性情绪对冠心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P<0.05),说明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和消除冠心病人的负性情绪,而且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情绪影响的作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激励患者拥有良好的情绪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主动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有效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对错误的认知进行纠正,使他们学会心理放松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两者相互依托和促进,产生了更好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同时施以良好的健康教育和消除心理冲突的护理心理干预,有助于保持患者心境的安宁和稳定,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及时控制病情,并可以成为冠心病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陈银娣,周天锌,施慎逊,等.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7-18.

  [2]周英,尤黎明.冠心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838.

  [3]王均志,王刚,范作文,等.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52-153.

  [4]宋燕华.精神疾病护理[M]//王秀娟.精神性精神障碍.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70-182.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0-152.

  [6]Barefoot J C, Helm S, Mark D B, et al. Depression and longterm mortality risk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m J Cardiol,1996,78(6):613-616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康复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作者: 兰红巧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