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5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分裂样精神病1例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裂样精神病1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农民,6天前于田间劳动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胸部闷胀,逐渐加重,数分钟后呼之不应,出现昏迷。经其家属呼叫及掐人中、合谷等穴位,约15分钟后,患者逐渐转醒,头痛头晕及胸闷症状逐渐缓解,经短暂休息后即步行回家,之后表现表情淡漠......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误诊 分裂样精神病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9岁,农民,6天前于田间劳动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胸部闷胀,逐渐加重,数分钟后呼之不应,出现昏迷。经其家属呼叫及掐人中、合谷等穴位,约15分钟后,患者逐渐转醒,头痛头晕及胸闷症状逐渐缓解,经短暂休息后即步行回家,之后表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于日前突然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无故叫骂、冲动毁物、无故对其妻拳打脚踢,有时用手拍打自己的头部,近20小时内发生2次短暂四肢抽搐(每次持续约1分钟),无恶心呕吐及角弓反张,曾强制在当地精神病专科就诊,拟诊为“分裂样精神病”,给与肌注氯丙嗪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病人无精神病家族史,既往无重要病史记录。入院查体:T:37.3 ℃,P:90次/分钟,R:20次/分,BP:150/90 mm Hg,中年男性,发育正常,衣着欠整,意识呈混浊状态,查体不合作,烦躁不安,常用手拍打自己头部,时常叫骂,与周围环境不接触,不能对话,答非所问,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均障碍,无自知力,思维等其它精神症状均无法查清。病人安静时呈嗜睡状态,压眶有痛苦表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无黄染,浅表淋巴结肿大,无口眼歪斜,双肺无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四肢无异常。眼底检查:视乳头轻度水肿,瞳孔右侧直径4 mm,左侧3 mm,对光反应均存在,四肢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颈部抵抗(+),布氏征(+),头颅CT示:轻度脑积水,即在安定20 mg静脉推注后行腰椎穿刺,测脑压为290 mm Hg,脑脊液呈血性,RBC镜下满视野,WBC 410/mm3,多核46%,单核54%,蛋白(++),氯化物正常。根据以上临床资料,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2  治疗过程

    病人用止血药物、脱水剂、镇静药物治疗,同时即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当引流管进入侧脑室时,有血性脑脊液急速流出,之后行持续性引流,1天后病人精神症状即消失,意识转清,定向力及自知力逐渐恢复,自述头痛,4天后头痛亦消失,引流1周后拔管,1月后病愈出院。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急性脑血管病,一般根据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血性脑脊液等典型表现,诊断不难。发病过程中出现精神症状的病例也不少见,以精神症状起病者有时被误诊。精神障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精神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有兴奋躁动、情感高涨、话多失眠、到处乱跑、无故毁物打人、高声叫喊,也有出现感知觉综合障碍及思维障碍的。本例病人以明显的精神症状起病,有胡言乱语,无故叫骂,冲动,打人毁物,无明显头疼,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故容易误诊。避免早期误诊的关键是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因此对于突然出现精神症状者,严格区分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病至关重要。应细心观察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蛛丝马迹,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方可减少误诊。仔细分析本例症候,有以下几点不支持功能障碍:(1)病前无精神刺激;(2)于劳动中发生;(3)病人用手抓拍头部,提示有头痛存在的可能;(4)燥闹间歇期有嗜睡现象;(5)曾发生四肢抽搐;(6)安静时检查颈有抵抗。若注意这些细节,考虑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通过腰穿等检查,是完全可以作出诊断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精神症状的确切机制须待进一步阐明。通常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的分解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组织,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可能刺激大脑皮层,出现精神症状;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细胞缺氧、水肿等,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出现精神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可通过脑脊液循环的逆流,进入第三脑室、侧脑室,刺激下丘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导致神经递质等分泌异常,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常,出现精神症状和下丘脑功能紊乱症状。本例经脑室穿刺引流后,较快的减少了脑室系统的积血,精神症状很快消失,侧脑室穿刺引流对于精神症状的消退,可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值得提倡。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 潍坊 261011

作者: 董会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